文章列表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姚勉·趣时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诗人对于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蔡襄·过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王世贞·墨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夫情景相触而成诗,此作家之常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诗品出于人品。|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君不闻海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有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钱大昕·镜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金农·团砚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怀重宝者,不以夜行;任大功者,不以轻敌。|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磨砻底砺,不见其损,有时而尽;种树畜养,不见其益,有时而大;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鸧鹒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米芾·座右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胡天游·月研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唐顺之·方砚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骐骥长鸣,伯乐昭其能。|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李尤·井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履霜之渐,岂一朝一夕也哉!|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子美曰“细雨荷锄立,江猿吟翠屏”,此语宛然入画,情景适会,与造物同其妙,非沉思苦索而得之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陈廷敬·言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侈将以其力毙,专则人实毙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见微而知著,人人知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故申吕自岳降,傅说为列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刘一止·言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柯潜·砚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吾谓今之诗文不传矣。其万一传者,或今闾阎妇人孺子所唱《擘破玉》、《打枣竿》之类,犹是无闻无识,真人所作,故多真声。不效颦于汉、魏,不学步于盛唐,任性而发,尚能通于人之喜怒哀乐嗜好情欲,是可喜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近来觉得诗文一事,只是直写胸臆,如谚语所谓开口见喉咙者,使后人读之,如真见其面目,瑜瑕俱不容掩,所谓本色,此为上乘文字。|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崔驷·仲山父鼎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元结·自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沃土之民不材,逸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人之有学也,犹木之有枝叶也。木有枝叶,犹庇荫人,而况君子之学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横江湖之鲸兮,固将制于蝼蚁。|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汪琬·座右箴二首》原文注释与译文

《真德秀·西斋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谭嗣同·菊花石长秋砚铭为龙爪霖作》原文注释与译文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姚勉·平躁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意合则胡越为兄弟,由余子臧是矣;不合则骨肉为仇敌,朱象管蔡是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臣所谓大患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傅燮之但悲身世,无处求生;袁安之每念王室,自然流涕。|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荀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人不可以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王恽·言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尧、舜之君世,许由之岩栖,子房之佐汉,接舆之行歌,其揆一也。仰瞻数君,可谓能遂其志者也。故君子百行,殊途而同致,循性而动,各附所安。故有处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返之论。且延陵高子臧之风,长卿慕相如之节,志气所托,不可夺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文天祥·彭叔英砥斋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峦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