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注释】
选自《孙子·形篇》。
九地之下:形容极深之处。九,并非实指,而是指极多。
九天之上:形容极高之处,喻疾不可挡。九天,喻指天空最高处。宋代梅尧臣解释说:“九地言深不可知,九天言高不可测,盖守备密而攻取迅也。”
【赏析】
孙子认为,当敌人进攻时,如果己方具有防守的条件,就要藏形以待,而当敌人防守出现漏洞,可以战胜时,就要迅雷般地发起进攻。孙子说: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意思是:善于防守的部队,要像藏于地下一样不露任何形迹;善于进攻的部队,要像从天而降一样迅猛,令敌人防不胜防。
孙子从防守和进攻两个方面,讲了如何保全自己,攻击敌人,夺取战争胜利的法则,自古为兵家所重视。
明朝后期,女真族在东北崛起。努尔哈赤不断派兵骚扰明朝边境,并一度攻到山海关。关键时候,兵部主事袁崇焕主动请缨,到山海关去组织防御,抵御女真族的进攻。
袁崇焕经过认真研究,提出一套防御措施,未被朝廷同意。于是关外以宁远城为一道防线,袁崇焕亲自坐镇指挥,防守重点则转向关内。1626年1月14日,努尔哈赤带领13万清兵,杀奔山海关而来。当时,宁远守军只有1万多人,众寡悬殊。袁崇焕将兵力深藏城内,不让出城迎敌。同时,城外坚壁清野,烧掉所有民房。
袁崇焕又刺血为书,誓与宁远共存亡。在他的激励下,全城军民上下齐心,誓死保卫宁远城。
清兵第一天攻城,明军只在城墙上还击。第二天,努尔哈赤令士兵披坚执锐强攻。袁崇焕沉着指挥,待清兵攻到城下,一声令下,众炮轰鸣,打得攻城清兵死伤大半,努尔哈赤也受了重伤。正当努尔哈赤准备撤军时,袁崇焕率领明军乘胜出击,一直追杀三十多里,得胜而归。
袁崇焕能够以少胜多,正是应用了孙子“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战术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