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品出于人品。|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诗品出于人品。

【注释】

选自清·刘熙载《艺概·诗概》。

诗品:指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

人品:指诗人的道德修养和创作才能。

【赏析】

刘熙载是清代著名学者、文学评论家,精通经学、文学、语言学、天文算法。《艺概》是他主要的文艺理论著作。在《艺概·诗概》中,他重视作家的思想倾向与品德对作品的影响,强调诗歌的艺术价值与诗人的品行相关,要求人们在评论或鉴赏作品时,首先要看作品的思想内容及作家的思想品行:

“诗品出于人品。”

意思说:诗的好坏,决定于诗人品格的高低。

刘熙载认为,诗的好坏决定于人品,有什么样的人品,就有什么样的诗品,如“苏、辛皆至情至性人,故其词潇洒卓荦”。从这一原则出发,他推崇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辛弃疾等人的人品和作品,给予很高评价,而对一些艺术上有成就,但人品不高,或作品思想内容低下的作家则表示不满。如清代人论词,多推重温庭筠韦庄,刘熙载却认为温、韦的词多描写歌姬舞女,“事不出于绮怨”(《词曲概》),价值不高。

“诗品出于人品”的文学批评思想是对前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早在春秋时代的孔子、南朝梁钟嵘等人,就注意到人的道德修养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宋代朱熹《答杨宋卿》文也说:“志之所之,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然则诗者,岂复有工拙哉?亦视其志之所向者高下如何耳。”意谓衡量一个诗人高下,主要看他所言的志如何。志之所向者高,则诗格自高。朱熹所谓的志,主要指道德修养。他说的“今人不去讲义理,只去学诗文,已落到第二义”(《清邃阁论诗》),就涉及诗品与人品的关系,并且认为人的道德修养是第一义的。当然,朱熹讲的“义理”,是道学家的“义理”,持论不免过偏。到了元代,杨维桢《赵氏诗录序》认为:“评诗之品无异人品也。人有面目骨体,有情性神气;诗之丑好高下亦然。”认为诗品是人品的表征:诗的格调是面目骨骼,属于诗的外形;性情神气属于诗的内美,因此,离开性情神气,便无真诗可言。

到了清代,关于诗品与人品关系的论述渐多。方东树(《昭昧詹言》)说:“大约胸襟高,立志高,见地高,则命意自高”。沈德潜(《说诗晬语》)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徐曾《而庵诗话》亦说:“诗乃人之行略,人高则诗亦高,人俗则诗亦俗。”意谓人有好的道德修养和情操锻炼,才能写出若有神助的好诗。这些持论,都是颇有识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