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诗文网
首页
文章辞赋
古诗大全
诗词赏析
至理名言
咏花诗集
历史文化
阅读写作
世界文学
搜索
文章列表
《有守虽无所展布,而其节不挠,故与有猷有为而并重;立言即未经起行,而于人有益,故与立功立德而并传》译文
《见人善行,多方赞成;见人过举,多方提醒,此长者待人之道也闻人誉言,加意奋勉;闻人谤语,加意警惕,此君子修己之功也》译文
《风俗日趋于奢淫,靡所底止,安得有敦古朴之君子,力挽江河;人心日丧其廉耻,渐至消亡,安得有讲名节之大人,光争日月》译文
《稳当话,却是平常话,所以听稳当话者不多;本分人,即是快活人,无奈做本分人者甚少》译文
《自奉必减几分方好,处世能退一步为高》译文
《君子以名教为乐,岂如嵇阮之逾闲;圣人以悲悯为心,不取沮溺之忘世》译文
《守身必谨严,凡足以戕吾身者宜戒之;养心须淡泊,凡足以累吾心者勿为也》译文
《人之生也直,人苟欲生,必全其直;贫者士之常,士不安贫,乃反其常进食需箸,而箸亦只悉随其操纵所使,于此可悟用人之方;作书需笔,而笔不能必其字画之工,于此可悟求己之理》译文
《伍子胥报父兄之仇而郢都灭,申包胥救君上之难而楚国存,可知人心之恃也;秦始皇灭东周之岁而刘季生,梁武帝灭南齐之年而侯景降,可知天道好还也》译文
《“敬”二字,教人先去“骄”、“惰”二字》译文
《读书不下苦功,妄想显荣,岂有此理?为人全无好处,欲邀福庆,从何得来?》译文
《以汉高祖之英明,知吕后必杀戚姬,而不能救止,盖其祸已成也;以陶朱公之智计,知长男必杀仲子,而不能保全,殆其罪难宥乎?》译文
《气性不和平,则文章事功俱无足取;语言多矫饰,则人品心术尽属可疑》译文
《凡遇事物突来,必熟思审处,恐贻后悔;不幸家庭衅起,须忍让曲全,勿失旧欢》译文
《家纵贫寒,也须留读书种子;人虽富贵,不可忘稼穑艰辛》译文
《财不患其不得,患财得而不能善用其财;禄不患其不来,患禄来而不能无愧其禄》译文
《看书须放开眼孔,做人要立定脚跟》译文
《纵子孙偷安,其后必至耽酒色而败门庭;教子孙谋利,其后必至争赀财而伤骨肉》译文
《图功未晚,亡羊尚可补牢;浮慕无成,羡鱼何如结网》译文
《待人宜宽,惟待子孙不可宽;行礼宜厚,惟行嫁娶不必厚》译文
《家之富厚者,积田产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保;不如广积阴功,使天眷其德,或可少延家之贫穷者,谋奔走以给衣食,衣食未必能充;何若自谋本业,知民生在勤,定当有济》译文
《为人循矩度,而不见精神,则登场之傀儡也;做事守章程,而不知权变,则依样之葫芦也》译文
《教小儿宜严,严气足以平躁气;待小人宜敬,敬心可以化邪心》译文
《钱能福人,亦能祸人,有钱者不可不知;药能生人,亦能杀人,用药者不可不慎》译文
《粗粝能甘,必是有为之士;纷华不染,方称杰出之人》译文
《鲁如曾子,于道独得其传,可知资性不足限人也;贫如颜子,其乐不因以改,可知境遇不足困人也》译文
《行善济人,人遂得以安全,即在我亦为快意;逞奸谋事,事难必其稳便,可惜他徒自坏心》译文
《处世以忠厚人为法,传家得勤俭意便佳》译文
《济世虽乏资财,而存心方便,即称长者;生资虽少智慧,而虑事精详,即是能人》译文
《守分安贫,何等清闲,而好事者偏自寻烦恼;持盈保泰,总须忍让,而恃强者乃自取灭亡》译文
《凡事勿徒委于人,必身体力行,方能有济;凡事不可执于己,必广思集益,乃罔后艰》译文
《交朋友增体面,不如交朋友益身心;教子弟求显荣,不如教子弟立品行》译文
《自己所行之是非,尚不能知,安望知人;古人以往之得失,且不必论,但须论己》译文
《读《论语》公子荆一章,富者可以为法;读《论语》齐景公一章,贫者可以自兴舍不得钱,不能为义士;舍不得命,不能为忠臣》译文
《和为祥气,骄为衰气,相人者不难以一望而知;善是吉星,恶是凶星,推命者岂必因五行而定?》译文
《心能辨是非,处事方能决断;人不忘廉耻,立身自不卑污》译文
《欲利己,便是害己;肯下人,终能上人》译文
《士必以诗书为性命,人须从孝悌立根基》译文
《居易俟命,见危授命,言命者,总不外顺受其正;木讷近仁,巧令鲜仁,求仁者,即可知从入之方》译文
《人生境遇无常,须自谋吃饭之本领;人生光阴易逝,要早定成器之日期》译文
《善谋生者,但令长幼内外勤修恒业,而不必富其家;善处事者,但就是非可否审定章程,而不必利于己》译文
《凡人世险奇之事,决不可为,或为之而幸获其利,特偶然耳,不可视为常然也可以为常者,必其平淡无奇,如耕田读书之类是也》译文
《舜大圣,而生朱、均瞽、鲧至愚,而生舜、禹揆以余庆余殃之理,似觉难凭然尧、舜之圣,初未尝因朱、均而灭瞽、鲧之愚,亦不能因舜、禹而掩,所以人贵自立也》译文
《有才必韬藏,如浑金璞玉,暗然而日章也;为学无间断,如流水行云,日进而不已也》译文
《打算精明,自谓得计,然败祖父之家声者,必此人也;朴实浑厚,初无甚奇,然培子孙之元气者,必此人也》译文
《严近乎矜,然严是正气,矜是乖气,故持身贵严,而不可矜谦似乎谄,然谦是虚心,谄是媚心,故处世贵谦,而不可谄》译文
《兄弟相师友,天伦之乐莫大焉;闺门若朝廷,家法之严可知也》译文
《多记先正格言,胸中方有主宰;闲看他人行事,眼前即是规箴》译文
《无财非贫,无学乃为贫;无位非贱,无耻乃为贱;无年非夭,无述乃为夭;无子非孤,无德乃为孤》译文
《浪子回头,仍不惭为君子;贵人失足,便贻笑于庸人》译文
《遇老成人,便肯殷殷求教,则向善必笃也;听切实话,觉得津津有味,则进德可期也》译文
《古之克孝者多矣,独称虞舜为大孝,盖能为其难也;古之有才者众矣,独称周公为美才,盖能本于德也》译文
《莲朝开而暮合,至不能合,则将落矣,富贵而无收敛意者,尚其鉴之草春荣而冬枯,至于极枯,则又生矣,困穷而有振兴志者,亦如是也》译文
《成就人才,即是栽培子弟;暴殄天物,自应折磨儿孙》译文
《无论做何等人,总不可有势利气;无论习何等业,总不可有粗浮心》译文
《人知佛老为异端,不知凡背乎经常者,皆异端也;人知杨墨为邪说,不知凡涉于虚诞者,皆邪说也》译文
《宾入幕中,皆沥胆披肝之士;客登座上,无焦头烂额之人》译文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然人欲既胜,天理或亡故有道之士,必使饮食有节,男女有别》译文
《存好心,留个后代榜样;谋生各有恒业,那得管闲事、说闲话,荒我正经工夫》译文
《地无余利,人无余力,是种田两句要言;心不外弛,气不外浮,是读书两句真诀》译文
《一室闲居,必常怀振卓心,才有生气;同人聚处,须多说切直话,方见古风》译文
《紫阳补《大学·格致》之章,恐人误入虚无,而必使之即物穷理,所以维正教也;阳明取孟子良知之说,恐人徒事记诵,而必使之反己省心,所以救末流也》译文
《不与人争得失,惟求己有知能》译文
《敦厚之人,始可托大事,故安刘氏者,必绛侯也;谨慎之人,方能成大功,故兴汉室者,必武侯也》译文
《为善之端无尽,只讲一“让”字,便人人可行;立身之道何穷,只得一“敬”字,便事事皆整》译文
《心静则明,水止乃能照物;品超斯远,云飞而不碍空》译文
《义之中有利,而尚义之君子,初非计及于利也;利之中有害,而趋利之小人,并不顾其为害也》译文
《敌加于己,不得已而应之,谓之应兵,兵应者胜;利人土地,谓之贪兵,兵贪者败此魏相论兵语也然岂独用兵为然哉?凡人事之成败,皆当作如是观》译文
《常人突遭祸患,可决其再兴,心动于警励也;大家渐及消亡,难期其复振,势成于因循也》译文
《天地无穷期,生命则有穷期,去一日便少一日;富贵有定数,学问则无定数,求一分便得一分》译文
《何者为益友?凡事肯规我之过者是也何者为小人?凡事必徇己之私者是也》译文
《安闲散、忍痒者,必有道之士也”余谓如此精爽之论,足以发人深省,正可于朋友聚会时,述之以助清谈》译文
《奢侈足以败家,悭吝亦足以败家奢侈之败家,犹出常情;而悭吝之败家,必遭奇祸庸愚足以覆事,精明亦足以覆事庸愚之覆事,犹为小咎;而精明之覆事,必是大凶》译文
《种田人,改习尘市生涯,定为败路;读书人,干与衙门词讼,便入下流》译文
《程子教人以静,朱子教人以敬,静者心不妄动之谓也,敬者心常惺惺之谓也又况静能延寿,敬则日强,为学之功在是,养生之道亦在是,静敬之益人大矣哉,学者可不务乎?》译文
《发达虽命定,亦由肯做功夫;福寿虽天生,还是多积阴德》译文
《泼妇之啼哭怒骂,伎俩要亦无多,惟静而镇之,则自止矣;谗人之簸弄挑唆,情形虽若甚迫,苟淡然置之,是自消矣》译文
《十分不耐烦,乃为人之大病;一味学吃亏,是处事之良方》译文
《每见勤苦之人绝无痨疾,显达之士多出寒门,此亦盈虚消长之机,自然之理也》译文
《友以成德也,人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德不能成矣;学以愈愚也,人而不学,则昏昧无知,愚不能愈矣》译文
《德泽太薄,家有好事,未必是好事,得意者何可自矜?天道最公,人能苦心,断不负苦心,为善者须当自信》译文
《无执滞心,才是通方士;有做作气,便非本色人》译文
《隐微之衍,即干宪典,所以君子怀刑也;技艺之末,无益身心,所以君子务本也》译文
《求科名之心者,未必有琴书之乐;讲性命之学者,不可无经济之才》译文
《不能缩头者,且休缩头;可以放手者,便须放手》译文
《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则生平极不欲为者皆不难为,所以淫是万恶之首》译文
《子弟天性未漓,教易行也,则体孔子之言以劳之,勿溺爱以长其自肆之心子弟习气已坏,教难行也,则守孟子之言以养之,勿轻弃以绝其自新之路》译文
《有真性情,须有真涵养;有大识见,乃有大文章》译文
《但患我不肯济人,休患我不能济人;须使人不忍欺我,勿使人不敢欺我》译文
《人皆欲会说话,苏秦乃因会说话而杀身;人皆欲多积财,石崇乃因多积财而丧命》译文
《道本足于身,以实求来,则常若不足矣;境难足于心,尽行放下,则未有不足矣》译文
《贫无可奈惟求俭,拙亦何妨只要勤》译文
《薄族者,必无好儿孙;薄师者,必无佳子弟;吾所见亦多矣恃力者,忽逢真敌手;恃势者,忽逢大对头;人所料不及也》译文
《何谓享福之人?能读书者便是何谓创家之人?能教子者便是》译文
《矮板凳,且坐着;好光阴,莫错过》译文
《数虽有定,而君子但求其理,理既得,数亦难违;变固宜防,而君子但守其常,常无失,变亦能御》译文
《有不可及之志,必有不可及之功;有不忍言之心,必有不忍言之祸》译文
《处事要宽平,而不可有松散之弊;持身贵严厉,而不可有激切之形》译文
《君子存心,但凭忠信,而妇孺皆敬之如神,所以君子落得为君子;小人处世,尽设机关,而乡党皆避之若鬼,所以小人枉做了小人》译文
《和气迎人,平情应物;抗心希古,藏器待时》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