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复河套》明朝历史事件

嘉靖年间,明朝防卫能力日益削弱,南有倭寇频频骚扰,北有蒙古骑兵不时南下,令朝廷穷于应付。“土木之变” 后,瓦剌部衰弱,鞑靼部强盛起来,成化年间,鞑靼一部进入河套地区,这里三面凭河,土地肥沃,可耕可牧,东出可威胁北京,西进又直犯关中地区,成为明朝的心腹之患。孝宗时,杨一清曾想收复河套,但不久孝宗死,此事就不了了之。嘉靖年间,鞑靼的侵扰就更为严重。嘉靖二十五年八月,3万多鞑靼骑兵进犯延安府,烧杀抢掠,给当地人带来极大的灾难。于是,总督三边兵部侍郎曾铣提出了收复河套的建议。曾铣,字子重,虽为进士出身的文士,却长于用兵,雄健有胆量。嘉靖十四年辽东发生兵变,曾铣镇定自若,迅速平定了全辽。从此,他的才能为朝廷所知。嘉靖二十六年,曾铣领兵进入河套获小胜,敌骑一时不敢近塞。此后,他又要求筑边墙,再次请求率兵一举收复河套。皇帝对他的建议挺感兴趣,大臣便顺着风头全都表示赞成。做斋醮时,世宗居然将此事向神鬼占卜,结果不太吉利,他便犹豫了。宫内传出一张纸条写道:“今逐套贼,师果有名否? 兵食可有余? 成功可必否? 一个曾铣不足挂齿,使生民荼毒又怎么办?”当时首辅夏言极力支持曾铣,严嵩正伺机弄掉夏言,便乘机进言,说若轻起战事,必引出大祸,大部朝臣也望风改口,都说河套不可复了。皇帝大怒,将曾铣下狱。严嵩指使同党仇鸾诬陷曾铣克扣军饷,掩饰败仗,并说夏言的妻父是曾铣的好朋友,曾铣托他贿赂了当权者云云。这些诬告并无佐证,但昏君皆听信了。正好鞑靼来犯,严嵩说战事都是夏言、曾铣激起的。嘉靖二十七年,曾铣、夏言相继被杀。河套未复,却葬送了一相一将,从此,无人再议论收复河套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