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王中箭》明朝历史事件

明末农民起义最终形成李自成、张献忠两大支,当李自成在河南、陕西凯歌行进之时,张献忠向南谋求发展。崇祯十六年(1643年) 五月,张献忠部攻下武昌,在此称大西王,第二年春,张献忠放弃湖广地区,向四川进兵,先后攻下了重庆、成都,到秋天便占据了两川。十一月,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建国号大西,年号大顺,改成都为西京,并置丞相,封将军。入川初期,张献忠还注意吸收四川人士,任用了部分明朝降官,通过科举录用当地人。但是,比起大顺政权来说,大西政权更不讲策略。入川后张献忠便命令: “凡王府宗支,不分顺逆,不分军民,是朱姓者,尽皆诛杀。” 这就树立了许多对立面。取得四川后,没有实行按土地及人口征收赋税的政策,军饷等费用主要靠没收官府、宗室及官绅地主所得,往往抓来地方士绅罚饷银,多者数万,少者数千,不肯拿出就杀头,直接损害了地主集团的利益。而且大西军还有外出“打粮”的陋规,即军队外出,见粮就拿,见猪就杀,这就不仅打击了地主,而且损害了一般农民的利益。这种经济政策对一个政权的巩固是非常不利的,势必引起当地人的不满。南明弘光政权建立以后,派人进川鼓动反叛,很快得到各地响应,不久攻下重庆,各地斗争也空前激烈,许多大西政权的地方官被杀,有的三四个月内连杀十几个县官。张献忠非常愤怒,决心无情镇压,派出军队四处捕杀,并迁怒于当地居民,曾以举行“特科”为名骗来各府县生员,找了个借口全部杀掉,甚至滥杀成都居民,这就渐失民心,走向了反面。正当张献忠内外交困之时,清军迅速入川。清顺治三年,在没有作好战斗准备的情况下,大西军遭到清军偷袭,张献忠中箭身亡,其军不战而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