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吴绮
清平乐·太湖
乱山青接,粘住吴和越。万顷琉璃秋映澈,做作蘋风柳月。烟波谁是吾徒?西风吹出鲈鱼。斜日荡桨艇子,醉教桃叶相扶。
作者曾任湖州知府,此篇可能即作于在湖州时。词抒写纵目骋望太湖风物的感受与遐想,笔墨闲澹,有灵动自然之趣。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曾以诗品譬况清初诸词家的词格,谓“园次(吴绮)着墨不多,都适人意,殆王(王维)、孟(孟浩然)欤!”从这首太湖词烟波浩渺、柳月蘋风的笔调看,画意诗情,确有近乎王、孟的一面。
小词起句难工,这首《清平乐》不迳写太湖水却先从湖上青山开始,用“顿入”法起调,妙在笔未到而气已吞。“乱山青接,粘住吴和越。”恰恰是将“吴楚东南坼”的茫茫巨泽在画面上布成虚白之势,用不着说太湖是怎样雄跨江、浙,怎样区分吴、越,只是描写了东南地区的坼而复粘、断而又接。这就实中见虚,全不费力地托出了三万顷太湖的空阔全景。“粘”字极奇颖。“接”是以“青”相接,依赖青苍山色在人的视野中展示逶迤连绵的一脉走向,亦大有“萦青缭白,外与天际”(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气派,一新读者视听。三四句,才正面写湖水。“万顷琉璃秋映澈”,较之唐人咏太湖的诗句“三万六千顷,千顷颇黎(玻璃)色。连空澹元类,照野平绝隙(皮日休《初入太湖》),更为凝炼而秀逸,那万顷琉璃映照千里清秋,一片澄澈空明境界。这句点出秋水之澈、秋气之清,下句再就此意境随手渲染,“做作(做成、装点出)风柳月”。稼轩词曾有“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贺新郎》)的写法,此处作者大概也认为光是青山碧水,意态精神犹自不够,需要白蘋、秋柳来装扮料理一下,方可赋予太湖山水更多的魅力、更美的姿态。“蘋风柳月”,造语亦未经人道。
由上片所咏的太湖自然景色,兴发出了作者的感触,下片进而抒写无限的遐思远意。过片两句,宕开了笔墨;“烟波谁是吾徒?西风吹出鲈鱼。”到了鲈鱼堪脍的季节,文人就常会如晋代张翰那样,怀念故乡的莼、胪,而起归隐之思。从字面上看,作者这两句也无非慨叹自己至今尚没有机会徜徉旧乡山水,得偿退隐夙愿;实际上,“谁是吾徒”之叹,还隐约透露了思想深层的异常孤寂之感,尘寰扰扰,谁是知音同调。“钓船归尽,桥外诗心迥”(史达祖《点绛唇》),庶几近于此意。面对浩淼烟波,作者又向往着怎么一种生涯呢?“斜日荡桨艇子,醉教桃叶相扶。”两句风调流美轻灵,仿佛晚唐异味。风日斜曛,扁舟容与,桃叶相扶,醉乡可隐。信手涂抹,画出了诱人的“爰得我所”的乐土妙境。结尾,又是一语双关的秀句。“桃叶”,本是晋代名士王献之的侍妾,此泛指侍女;但同时又兼有绰约花影的隐意,化用了晚唐诗家陆龟蒙“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和袭美春夕酒醒》)的丽语清词,盈盈翠袖与夭夭桃叶,意象迭印,美妙无伦。醉翁之意当然不在酒,在乎山青水碧之间;若再问,作者的小词是否就意尽于此呢?那又不见得。试读他的《泌园春·述怀》:“江山何处归欤?算且去江边学钓鱼……。呼天语,问天生如此,肯老菰芦?”可知这位“红豆词人”并非甘心以烟波钓叟终老,他曾经自许“马卿才调”、“孙郎意气”(《泌园春·咏怀》),他也曾“醉不成欢,心难与问”“长啸佛狸祠下”(《明月棹孤舟·江上》),如今这首太湖词中水乡寄迹、醉乡避世生涯的心慕手追,看来实是情非得已,聊以自遣。青眼放歌不愿醒,茫茫烟水着浮身。心灵更深处应当有难言的衷曲在。尽管敛壮浪为平和,蕴苍凉于旷逸,而“烟波谁是吾徒”、“醉教桃叶相扶”的字里行间,依然掩藏不住遗世独立的意味与落寞孤愤的情怀。这沉埋心底的悲凉,也许是当代的读者所不易察觉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