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是诗体的别体。它始于南梁,形成于唐代,五代十国后开始兴盛,至宋代达到顶峰,故俗称宋词。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别称有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词最初是配乐的。从配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后来词也同乐府一样,逐渐与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文人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多。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总共有一千多个词牌,每一词牌的格式,叫做词谱。目前比较权威的词谱工具书有《钦定词谱》《白香词谱》等。依照词谱所规定的字数、平仄以及其他格式规定来写词,叫做“填词”。明代徐师把词的格律形式概括为:“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在文学史上,词以宋称,体现了宋代词作在文学领域的重要地位。主要词人如柳永、苏轼等,从词风词境入手,着意词体的变革。北宋初年,范仲淹的《渔家傲》和王安石的《桂枝香》,大笔淋漓,墨浓意酣,词调慷慨苍凉,境界开阔悲壮,感情抑郁深沉,揭开了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词作的序幕。苏轼使词与音乐初步分离,使词首先成为一种文学体裁,从而使词在文学史上有了独立存在的地位。后来,李清照词出现,成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宋中期,辛弃疾、姜夔等人,形成了宋代词的又一个繁荣时期。尤其是辛弃疾,不仅代表了南宋词的最高成就,而且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词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有:李煜、晏殊、柳永、秦观、周邦彦、吴文英、晏几道、姜夔、李清照、纳兰性德等。豪放派的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岳飞、陈亮、陆游等。
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一般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而词牌与题目用“·”隔开,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
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也有不分段或分两阙(片)以上的。一首词只有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固定格式。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一般按字数将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9到90字为中调,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