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处世,不必拘其常业,但随所当为者士农工贾,勇往为先,若我则贾业者也或辞利涉之艰,则大事去矣,奚以充其囊橐,裕身肥家乎于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以致富有》原文翻译|感想

【原文】

人之处世,不必拘其常业,但随所当为者。士农工贾,勇往为先,若我则贾业者也。或辞利涉之艰,则大事去矣,奚以充其囊橐,裕身肥家乎。于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以致富有。

【译注】

拘:拘泥。随:依顺,依从。当为:应当做的事情。勇往:奋勇前进。先:前导,前驱。则:通“择”,选择。或:某人,有的人。辞:推辞。利涉:舟楫。奚以:何以。充:使充盈。囊橐(náng tuó):口袋,袋子。裕:使充裕。肥家:发家致富。于焉:从此,于此。

人活在世上,没有必要把自己局限于从事农业,只要顺其自然,做自己应当做的事情就行了。在士农工商4种职业中做出选择,一定要勇往直前,敢为人先。就我个人而言,就是以经商为职业。如果畏首畏尾,不愿吃舟楫劳顿之苦,就干不成大事,又怎么能够赚个盆满钵满,发家致富呢?这其中要有艰辛的付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才能过上富裕的生活。

这是徽商许侔先在总结自己的人生经历时所说的话。

辑自歙县《许氏世谱·西皋许公行状》。

【感悟】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如果时机不成熟,一条路走不通,就应当果断地选择另一条适合自己的路,这样也许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长。

【故事链接】

明代歙县黄镛(字时振,号松涧)天性敦厚,是一个喜好读书的商人。小时从儒就学,立下经世之志。后来因为父亲对于科举不感兴趣,反对业儒,于是黄镛弃儒经商,在闽、越、齐、鲁等地从事商业活动。由于他善于思考和观察,每每料事如神,十不失一,很快发家致富,一跃成为在扬州独立经营的富商。

【延伸阅读】

朱熹曾明确地表达过自己对商贾的看法。有一次学生问朱熹:“吾辈之贫者,令不学子弟经营,莫不妨否?”朱熹回答说:“止经营衣食亦无害,陆家亦作铺买卖。”明代先哲李贽也大胆宣称“商贾亦何鄙之有”?更是直接把商贾与其他各阶层人士画上等号。理学理论上的支持让徽人入贾更具正当性,朱熹的亲身所为更是徽商的榜样。朱熹的亲属及其本人都从事过商业,其外祖父祝确经营的商店、客栈占徽州府的一半,人称“祝半州”。而朱熹本人虽然坚持“仁人者,正其义不谋其利”,但是他不反对获取正当利益。他自己就曾经办过书坊,刻书卖书。他这种以儒者身份亲营商业,对徽商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精神安慰。于是他们自觉地以朱熹理学思想与传统道德作为自己立身行事的指南,将商和儒两者妥善结合起来。沿朱熹的思路,他们把理欲相通思想付诸于贾儒相通的实践中。徽州民间有所谓的左贾右儒,明朝以左上右下,这说明在徽州人心目中,甚至把贾放到了比儒更重要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