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集 钱钟书

赏文:冷、热、精、粗均为人生之态

钱先生在赏文方面颇有研究,在他看来,一本书可以细细地把玩,也可以草草地翻阅。赏文的关键是要懂得消化内部的精华,就好像我们吃饭一样,一定要懂得把内部的营养转化成为自己的精神和血肉,这样才算是真正地欣赏到了文章的精髓。

在钱先生看来,赏文不能一味地盲读,要有一条捷径把书读到极致才行。其实在很早之前,前人们就对读书赏文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譬如,朱熹曾经就说过:《论语》要冷看,《孟子》要熟读。有些学者们因此提出了一些疑问,《论语》和《孟子》同样都被称为儒家经典,按照我们一般人的理解和认识,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论语》作为孔子的著作,按道理说是应该熟读的,但朱熹为什么要对两者采取不同的阅读态度呢?

在钱先生看来,朱熹的意思可以这样理解,对《论语》的解读我们要字斟句酌,因为这本书微言大义,每一句话中都包含着极其深厚的哲理。所以,尽管《论语》的语言比较平实,但是仍需要慢慢品味。《孟子》的行文是以浩大的气势来取胜的,整个书读起来就应该像滔滔江水一般,一泻千里,这样让人读起来才会朗朗上口,颇有气势。读《孟子》的时候,思路要紧跟着作者,从整体上来领会全文的意思。所以,钱先生觉得朱熹的冷和热是比较恰当的。热,其实要注重速度,要一气呵成。而冷,讲究的是对一本书的整体把握。

钱先生曾经说过一个笑话,内容是陶渊明在《与子严书》里提到过“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意”,本意是说他的几个儿子虽然不是同时出生,但要团结友爱,因为四海之内皆兄弟,更何况是亲骨肉。后世的学究们却穿凿附会,猜测陶渊明有妻有妾,或者说他的妻子死后又续娶了一房,或者说他有两个孪生的儿子,这真是可笑至极!倘若我们想要借此做学问的话,就需要进行考据,一丝不苟地冷读了。

在钱先生看来,赏文需要一定的技巧。这技巧便是冷、热、精、粗,相对应的每一种技巧都能欣赏到一种人生姿态。譬如,“热”读是调整读书的速度,不仅要讲究质量实现情感上的陶冶,更是要懂得抓住文章的关键找到最为透彻的感觉,所以有的文章需要“热”读。如对诗文的理解,就要从整体的意境和气势上来把握,这样才能把握作者贯穿全文的情感和情绪,真正地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

中国的诗歌追求的是一种境界,对于读者来讲很多诗歌往往还没来得及领会就消失了。所以,赏文有时候也需要抓住机遇,这就好比是在欣赏怀素的书法一样,在笔法的勾连和布局之中进行整体的欣赏。倘若十目一行,字字分析,只会拆碎了整个意境,因此而不得要领。

钱先生说的赏文,引申起来就好比是在欣赏人生。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一种独特的品位,领悟到了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史书中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口若悬河的邹忌以及胸有成竹的文同,我们在欣赏他们的文字时,其实何尝不是在体会那些杰出人物留给我们的做人经验呢?

人的一生是由无数个昨天、今天和明天构成的。昨天已成历史,今天才把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而明天则需要一个充满向往的心情去探索。这样的人生,更需要进行不断地阅读,就好像钱先生说的那样,需要进行粗、精、冷、热的阅读。

现代人的生活实在是太忙了,许多人在这忙碌的世界里生活,手脚不停,头脑也不停。有的时候甚至是连回回头,看看自己曾经走过的路,都没有时间。那些原本美丽而丰富的世界在我们的眼中成了一种黑白镜像,我们根本没有心情来欣赏世界所赋予我们的美好。

有一位哲学家曾经说:“单凭思想而不劳动,当然不能生活,但一生像机器一样不停地转,那更加没有意义。”其实我们根本没有必要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那么紧张,人生总是需要留下一点时间来体味生活百味。所谓的欣赏,其实是让人们用一种审美的心理和眼光,细致入微地观赏和体味生活,解读生活中的人与事物,感受视线以外的那份美好。

借用品读文章的方法来品读自己的人生,也许我们也会发现自己人生其实是很美丽的。人生如酒,或芳香,或浓烈,因为细心品尝,才会感觉到醇厚;人活如画,或明丽,或黯淡,因为用心欣赏,才会变得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