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孙光宪》原文与赏析

孙光宪

蓼岸风多桔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片帆烟际闪孤光。

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兰红波碧忆潇湘。

首句先写江岸。水边蓼草丛生,覆满江岸,故曰: “蓼岸”。江边风多,又飘来阵阵桔柚的清香,点明是桔柚成熟的深秋季节,也交代了是产桔柚的南方之地。蓼草低矮,生于水边,飘香的桔柚生于岸而其树并不高大,这就不影响视野,故于此举目,可“一望楚天长”的浩渺寥廓景象。作者先写江岸的近景,清丽芬芳,空旷无碍;再写远景,江天一色,无边无际。是在这样的一个空旷的大背景中,在水天之际,烟云雾霭之中,主人公的目光却凝视在一个目标上:一叶“片帆” “闪孤光”。这一叶片帆,是上述景物的焦点所在,而目送心随之处,也正在此。“烟际”,本是江上烟雾迷茫处,于此中见物,多为朦胧的实体,而此处却写片帆“闪孤光”,显然有着心理因素,因为它是这个大背景中有强烈吸引力的目标物。

下阕首句“征鸿”,喻离人远别,承上阕的目送片帆而来。“目送征鸿飞杳杳”,充分表现主人公对亲人远去的惆怅。紧接着是“思随流水去茫茫”;思者,离思也。身别,思却随着片帆同在茫茫流水中远逝,惜别之情跃然纸上。末句总揽全篇: “兰红波碧忆潇湘”。“兰红”指兰草,秋季开花。江淹《别赋》有“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是说见红兰更引起了离别的痛苦。此与“蓼岸”相呼应; “波碧”又与前面的江水相照应。“潇湘”,指湖南的潇水与湘水,潇水流入湘水,再入洞庭湖,这一带产佳桔,与上阕“桔柚香”相关联。也就是说,面对“兰红波碧”,怎能不思念潇湘一别呢?处处都触景生情,可见其对亲人思念之深。

上阕以寥廓江天的阔大背景衬托一叶孤帆;下阕之“目送征雁”、“思随流水”又都以孤帆为中心,构思巧妙,结构严谨。“飞杳杳” “思茫茫”迭声词的运用,加强了细腻、缠绵的情感,有助于抒情。

“片帆”七字,压遍古今词人。“闪孤光”三字警绝,无一字不为铄,绝唱也。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昔在湘江泛舟,澄波一碧,映以遥山,时见点点白帆,明灭于夕阳烟霭间,风景绝胜。词中“帆闪孤光”句足以状之。“兰红波碧”殊令人回忆潇湘也。

(俞陛云《五代词选释》)

昔黄玉林赏其“一庭花雨湿春愁”为古今佳句,余以为不若“片帆烟际闪孤光”,尤有境界也。(王国维《跋孙中丞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