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灵山寺听泉》原文|赏析

一峰流未远,已作数峰声。

月向秋光冷,天从夜气生。

潺潺当峡口,滴滴到江城。

石畔终宵坐,禅扉掩未成。

这是一首极富禅趣的五言律诗。诗人在秋天的夜晚,独自坐在石畔,聆听潺潺的泉水声,尽情地享受月光下的宁静,感悟那种超脱尘嚣而又圆满自足的生活。

首联“一峰流未远,已作数峰声”直点诗题“听泉”。泉水还刚刚流过一座山峰,其声响仿佛传自数峰之外。由近及远,写诗人听泉的感受。

颔联“月向秋光冷,天从夜气生”点明时令是秋天的夜晚。作者用“冷”字来形容秋夜月光,一则贴切,二则别致,耐人寻味。由月色的“冷”,我们自然会想到秋日的天气已经让人感到丝丝凉意了。随着夜间那股清凉之气的生起,更使人突增一层寒意。作者在这里为我们勾画出一番清冷的意境。而更为重要的是,诗人通过“月光”的冷,“夜气”的凉衬托出一个静谧的世界。

颈联“潺潺当峡口,滴滴到江城”承接第一联,再写听泉。泉水流过峡口发出潺潺的声音,在这宁静的夜晚甚至可以感受到滴滴泉水的流动。诗人正是以水流的响声来反衬这夜晚的寂静。所谓以动写静,与王维《鸟鸣涧》中“月出惊山鸟”的写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一联与颔联互相补充。颔联写触觉的感受,以“冷”反衬静,这一联则写听觉的感受,以动反衬静。

尾联“石畔终宵坐,禅扉掩未成”紧承首联,还写听泉。然而作者虚晃一笔,不直接去表现听泉,而来描绘诗人听泉的形态以及寺院的情形: 整整一个夜晚,诗人静静地坐在石畔,寺院的大门还未掩上。这样,一幅秋夜山寺听泉图便展现在读者面前。整个画面给人一种静而空的感觉,读者尽可以产生无穷的遐思与想象,苏东坡曰:“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送参寥诗》)诗人坐在石畔是在听泉还是在感悟人生?也许两者兼而有之。那潺潺的流水不正意味着昼夜不舍、源远流长的生命之流吗?宇宙间的众生、万物,大至宏观世界,小至微观世界,无时无刻不是前后相续,流传不息。人生在世,也只不过是人类生命长河中的一现,生死循环,相传无尽。释迦牟尼为要彻底地解决人生问题,寻师访道,苦行6年,终无所得,最后在菩提树下顿悟成觉。我们的诗人抗清失败,一度遁入佛门,是否也想在石畔静坐沉思寻求人生的顿悟?

全诗从听泉落笔,而归结于顿悟,沉浸着清静淡雅的气氛,流露出静虑、脱俗等弦外之音的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