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峰峦翠入云,一溪流水漱山根。
老僧只恐山移去,日午先教掩寺门。
这是一首暗示禅机的诗。
全诗短短四句,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个背景,一个动作。
背景为天台山。浙江的天台山是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为我国东南的一大名山。此山雄伟壮丽,重峦叠嶂,草茂树密,满山青黛。翠绿的树草凭藉着突兀的山峰耸入天空。“翠”是天台山颜色的基调。高山有流水作伴。山脚下一弘清清的溪水潺潺流过,洗漱着混浊的杂物,身处其间的僧侣会感到溪水也在荡涤他们的心灵。空、静、净是佛家的精义所在,诗化的自然,反映出僧人独有的心灵世界。禅诗最重要的特点是通过诗人特殊的眼光,捕捉那些与其心态相吻合,或其韵律的清净之物,加以想象、描绘,揭示其内在之意蕴。诗僧专写清静之物,已成风尚。“高空有月千门照,大道无人独自行。” (《五灯会元》)“寂寥能自守,今世固应稀。”(《宋诗纪事》)可以从中窥见到佛门“清净之性,本来湛然,无有动摇”,( 《五灯会元》) 一切皆无的心灵之黑洞。
如此的背景下,出现了如此的人物。
老僧看到流水冲刷着山脚,产生了巨大的恐慌,他担心高山会被溪水移去,晌午时分就教小僧们关上了寺门。凡人见状,定会忍俊不禁。这一个极普通的动作,却送给人们一个隐藏得很深的禅机。应当注意到,这首诗的表现结构包含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两者的媒介是非理性的。如果仅限于准确地掌握表层意义,那么与之相应的深层意义就更呈隐性了。现在要看到,这首诗的普通的表层,担负着特殊的意义。否则,它就是一通癫人呓语了。我们可以透过经过诗人心灵过滤过的表面语言符号,找到那个佛门的真谛。老僧“教掩寺门”并非他一人所为。诸如“白日门常掩,红尘事不干。” ( 《宋诗纪事》) “山中住,独掩柴门无别趣。”(《宋诗纪事》)“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都表现了僧人掩门之举。
闭寺门为何?
答曰: 为静心修炼。佛门得“古道”须有一“要会”,即“塞却眼,塞却耳,塞却舌、身、意,无空阙,无转动处。” (《五灯会元》) “诸佛正法如是甚深,如是寂静,如是寂灭,如是空,如是无相,如是无愿,如是无染,如是无量,如是上,此诸佛法如是难得。”(《十地经论·卷三》)欲做到这些,惟掩门而可得。老僧非真恐山移去,佛门满门皆“无”,岂怕山移?而是恐凡尘喧扰了 “悟道”与超越。
诗中山水景色的地位在前后两句中出现分界。前两句诗人是用欣赏的口吻写出,而后两句,“老僧”对此采取逃避的态度,于是“山”被拒之门外。这种矛盾的心绪也是与佛门观念相对应的。禅宗为了求得那种淡远心境和永恒的愉悦,经常凭借大自然来使人感受或领悟。但是又不要求某种特定的幽静环境去坐禅修炼。就是认为,任何执着于外在的事物去追求精神超越,反而不可能超越。“佛”常以空对空,有时又不得不寄托,导致了这种矛盾,这种无可奈何的结果。
平中见奇,在幽静与淡泊的境界中包容深邃的哲理,这就是禅诗——哲学和文学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