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刘明今
百万长驱虏不支, 金牌谁遣哭班师?
英雄未饮匈奴血, 天地空摧马革尸。
二帝梦魂沉朔漠, 两河父老望旌旗。
西风折尽沙城柳, 犹似将军督战时。
欧大任
朱仙镇在河南开封县西南四十五里,相传为战国朱亥故里,亥旧居仙人庄,故名。它地当水陆交通要冲,商业繁荣,在明代与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镇合称全国四大名镇。然朱仙镇之所以盛名远扬,流播人口,其主要原因并不在此,而在它与民族英雄岳飞有了联系。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八月岳飞率精骑在郾城大破金宗弼军,追奔逐北,於小商桥再破之,於朱仙镇复大胜,杀其副统军,宗弼逃还汴京。这是南宋抗金以来打得最漂亮的一仗。但就在这将要收复汴京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关键时刻,朝廷一天之内下了十二道金牌,勒令岳飞班师,功败於垂成。於是朱仙镇之名便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它象征着南宋人民抗金的胜利,也标示了、揭露了投降派丑恶的嘴脸。明隆庆间欧大任曾任光州(今河南潢川)学正,道经朱仙镇,凭吊岳飞祠,遂写下了这首诗。
“百万长驱虏不支,金牌谁遣哭班师?”“百万”极言其多,形容岳飞军队声势之壮。“金牌”为一种朱漆的木牌,上写金字,代表皇帝传达紧急的军情。岳飞接到金牌后愤惋泣下,曰:“十年之功,废于一旦!”岳飞曾作《满江红》云:“壮十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如今壮志未酬,不得不奉命班师。东汉马援欲击匈奴、乌桓,称道:“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岳飞何尝没有这样的决心,但十二道金牌使这一切都成了泡影,如杨再兴等已死的兵将算是白白地牺牲了。接下颈联二句进一步写朝廷逼岳飞撤军的后果:徽宗、钦宗二帝再无南归的希望,魂沉朔漠。当时伶人有以“可惜二圣环(谐还音),只放在脑后”语讥讽高宗(见《贵耳集》),可见下令岳飞撤军与高宗担心迎回二帝将影响自己皇位的私心有密切关系。此外岳飞北上进军,曾先遣人与河东(今山西中部、南部地区)河北的父老豪杰联系,他们已作好准备,潜输糗粮,响应南宋的军队,如今也只能眼巴巴地空自等待盼望了。写至此作者笔锋一转,回到眼下的朱仙镇,几百年光阴过去了,“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明代街市繁华的朱仙镇当然已无复宋朝的旧观,但英雄的豪迈之气却是千古不灭。“西风折尽沙城柳,犹似将军督战时。”西风起,垂柳尽折,作者在想象中似乎又见到了当年岳家军破拐子马的摧枯拉朽的壮景。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岳飞虽未能完成恢复中原的大业,但他那爱国的壮志、凛然的正气却始终激励着后来的人们。欧大任此诗感情充沛,将对当年战事的沉思与今日凭吊的感受融合起来描写,格外显得真切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