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步高《水调歌头》爱国诗词鉴赏

作者: 王步高

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陈亮

这是一首以赠别为题材的爱国词,乃《龙川词》的代表作。章德茂本名森,字德茂。他于淳熙年间曾两度使金。章森当时任“试户部尚书”,其职务相当于秦汉九卿,故称之为“大卿”。据《宋会要辑稿》,此词当作于章森第二次使金前,即淳熙十二年(1185)十二月八日以后,十日之前。章森系陈亮之友。《龙川文集》还收有陈亮《与章德茂侍郎》的四封信。据此可知,二人交谊颇深,陈对章期望很大。这从本词也同样可以见出。

词之上阕重在送别。起句“不见南师久”,一“久”字,感慨深沉。当时,宋、金恪守隆兴和议,已多年没有战事,北方失地仍未收复。朝廷过惯了苟安生活,乐不思蜀。在金人眼中,似乎南宋没有人才。章森出使,让金邦看看,宋朝也还有能支持场面的巨手和力敌万夫的人才。中华不是无人。“北群空”以马作比,说章德茂是一匹骏马。用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之典。上阕的后半则从使金一事生发议论:堂堂大宋使臣,不能象河水永远东流一样,总是对金主朝拜。(当时宋朝每年至少得派两次使者去金贺正旦和生辰。)姑且再去朝拜一回,总有一天会扫灭金邦,将其首领悬挂金都的。“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中一“旦”一“会”,表现了词人对抗金复国大业的必胜信念。“穹庐”指北方少数民族所住的帐篷。“藁街”在汉长安城中,是少数民族使臣聚居之处。汉朝陈汤上疏有“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悬头藁街”之语,见《汉书·陈汤传》。此词即暗用此典。

词的下阕更是通篇议论。北方中原地区是尧、舜、禹的封疆,几千年古国文明的熏陶,按理说今虽沦陷,其中总会有一些不屈服于金人的人物。“耻臣戎”谓以向金朝称臣为可耻。可如今万里疆土沦亡,千古杰出人物的英魂又在哪里呢?“腥膻”,指牛羊的腥膻气。北方游牧民族多食羊肉,有腥膻气,此处指金人。这与张孝祥《六州歌头》中:“洙泗上,弦歌地,亦腥膻”同义。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为为金人所占领,词人慷慨发问:“磅礴几时通?”郁结的民族正气何时可伸呢?这是词人自己设问,词人随即自己回答,金虏气数将尽,不问可知,而南宋国运方隆,有如赤日中天。

此词之最大特点是以政治议论入词。其好友叶适《书龙川集后》谓:“(亮)有长短句四卷,每一章就,辄自叹曰:‘平生经济之怀,略已陈矣!’”陈廷焯亦云:“同甫《水调歌头》云:‘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精警奇肆,几于握拳透爪,可作中兴露布读。”都注意到陈亮以词发政治议论的特色。具体就这首词来说,词中“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这跟他《与章德茂侍郎》第二书中的意思完全一致,书曰:“渡江安静且六十年,辛巳之变(金主完颜亮南侵)行三十年,和议再成(乾道元年)又二十三年,老秦(秦桧)掀天扑地,只享十六年之安,通不过二十二年。今者文恬武嬉,宜若可为安静之计,揆之时变,恐劳圣贤之驰鹜矣,……。侍郎英雄磊落,不独班行第,于今大抵罕其比矣。”又如词中谓:“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数句,与《上孝宗皇帝第一书》意思也相同。书曰:“南师之不出,于今几年矣。河洛腥膻,而天地之正气抑郁而不得泄。岂以堂堂中国,而五十年之间无一豪杰之能自奋哉?其势必有时而发泄矣。”“天地之正气郁遏于腥膻而久不得骋,必将有所发泄。”再如词中谓:“胡运何须问”句,此言在其《与王季海丞相淮》的书信中也曾说过:“南北分裂,于今六十年,此天数之当复也。阿骨打之兴,于今近八十年,正胡运之当衰也。”……夏承焘先生曾说:把政治议论写进词里去,“在宋代词家里,能够自觉地这样做,而且做得这样出色——内容是政治,写出的却不是政治语汇的堆砌,这就只有陈亮一人,只有他的《龙川词》里有这一部分作品。”这评价是非常精辟的。

古人谓词有英雄之词与文人之词,陈亮这首《水调歌头》,毫无疑问是属于前者。全词通篇洋溢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胜利信心。陈亮自负其文谓:“堂堂之阵,正正之旗”,“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甲辰秋致朱熹的信)其词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