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观潮行·黄景仁
海风卷尽江头叶,沙岸千人万人立。
怪底山川忽变容,又报天边海潮入。
鸥飞艇乱行云停,江亦作势如相迎。
鹅毛一白尚天际,倾耳已是风霆声。
江流不合几回折,欲折涛头如折铁。
一折平添百丈飞,浩浩长空舞晴雪。
星驰电激望已遥,江塘十里随低高。
此时万户同屏息,想见窗棂齐动摇。
潮头障天天亦暮,苍茫却望潮来处。
前阵才平罗刹矶,后来又没西兴树。
独客吊影行自愁,大地与身同一浮。
乘槎未许到星阙,采药何年傍祖洲。
赋罢观潮长太息,我尚输潮归即得。
回首重城鼓角哀,半空纯作鱼龙色。
乾隆三十二年(1767)秋天,黄景仁应江宁乡试未售,值常州知府潘恂升任浙江观察使,他被邀赴杭州,居观察署中,曾前往钱塘观潮,写作此诗。在此之前,黄景仁曾写《观潮行》一首。
自古以来,钱塘观潮乃天下一大奇观,有不少诗人墨客写出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横江词》中写道:“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宋代大作家苏轼也有“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望海楼晚景》)的名句,黄景仁这首七言古诗,对钱塘潮作出全过程的描绘,气势不凡,堪称写景诗篇中的杰作。
“海风卷尽江头叶,沙岸千人万人立。”诗人用极为简洁的诗句,写出海潮到来之前风卷落叶的气氛和江岸万人翘首以待的场面,揭开一场声势浩大的自然界奇观的序幕。从“怪底山川忽变容”到“倾耳已是风霆声”六句,紧接着写海潮来势之迅猛,和眼前景物瞬息间引起的巨变。潮水铺天盖地而来,其势之迅猛,使人们刚在惊怪山川为何变容改色,转眼已见潮水自天边涌到跟前。本来翱翔在江面的海鸥已经无影无踪了,平静地停泊在江上的小船被搅得乱摇乱动,似乎天上的云彩也都停止浮动,江水只得俯首相迎。“鹅毛一白尚天际”一句,描写海潮初起时的状态,极为传神。明代著名作家张岱在写钱塘潮初起时,曾有如下描述:“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以来,直奔塘上。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白洋潮》)文中以“如驱千百群小鹅”来比喻潮水汹涌而来的气势,极具形象感,但黄景仁只用“鹅毛一白”来形容,从潮水初起时如同一羽鹅毛从遥远的天边漂来,看似轻巧,实则蕴藏着无穷的力量,与风吼雷鸣般的响声对照,更使人们体会到潮水来势的突然与凶猛,产生惊心动魄的效果。
“江流不合几回折”四句,通过海涛与江流的较量,进一步显示潮水所具有的排山倒海之势和雷霆万钧之力。海潮涌到,钱塘江似乎不愿与它合流,狠狠地回击它,其力犹如摧折钢铁一般。每一次回击,浪花都飞溅百丈高,犹如晴空中的漫天飞雪,这二句意境开阔,景象壮观。海潮大步逼近,惊涛拍岸,随之又如星驰电激,已落在视野的远处,在这个过程中,海潮已飞过了十里,而十里江塘都像随着潮水而高低起伏。“此时万户同屏息,想见窗棂齐动摇”,仿佛千家万户都在承受这种震撼,诗人以巧妙的艺术构思,使迅猛异常的潮势,成为易于触动和感受的具体物象。“潮头障天天亦暮”四句,写出汹涌澎湃的潮锋前推后拥地接踵而来,搅得天色苍茫,看不清潮水初起之处,只见前浪刚过杭州西南的罗刹矶,后浪又至萧山以西的西兴镇,这种回环往复的奇观,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独客吊影行自愁”至结束的八句,诗人已不再写景,而是触景生情,抒发自己的孤独感和愁闷心情。在大自然雄奇壮观的景色面前,他不禁感到个人的渺小,只能孤单地对着身影自愁自怨,如同大地在狂潮的冲击之下激烈浮动一样,诗人的心潮也久久难以平静。通过强烈的对照,更现出深沉的悲伤忧愁之情。“乘槎未许到星阙”,用张华《博物志》中的典故,古时认为天河与海通,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诗人科举考试失败后仕进的愿望也如同要乘木筏升上浩渺星空一样,是难以实现的。“采药何年傍祖洲”,据《十洲记》载:祖洲近在东海之中,上有不死之草,服之令人长生。诗人求功名不成,又欲求长生,想从传说中的祖洲仙岛取回不死之草,这自然只是一种幻想,他自己也明白,所以发出“何年”的疑问。现实情况与理想境界相距是这样的遥远,诗人只有喟然叹息,转而羡慕那来去自由自在的潮水。回头看一看那重重的城郭之上,鼓角声里也似乎带着哀愁,而秋天的夜幕已经降临。这些抒情的内容似乎与诗中所呈现的激昂奔放的主旋律不协调,但如果联系诗人自身的遭遇,贫穷的生活,仕途的失意,满怀的愁情,这种忧伤郁闷的情感,显得更加凝重,也很容易引起读者思想上的共鸣与同情。
全诗宛如一篇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兼具壮美和优美的散文,笔力奔放豪迈,语言平易明畅,特别是诗中着力描写海潮到来时的情状、气势,把实景与想像溶合在一起,充分施展诗人的观察力,写得有层次、有气魄,有声有色,在艺术上是很成功的。本诗同《观潮行》相得益彰,得到与作者同时代许多诗人的赞誉,如刘大观说:“试观两首《观潮行》,汹汹纸上起潮声。”(《玉磬山房诗集》),袁枚更极力称许此诗:“中有黄滔今李白,观潮七古冠钱塘。”(《仿元遗山论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