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杂诗(二十首选一)·袁枚
烟霞石屋两平章,渡水穿花趁夕阳。
万片绿云春一点,布裙红出采茶娘。
诗人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春重返故乡杭州,遍游西湖山水。其间或绘景,或怀古,或抒情,写下与杭州风物有关的《湖上杂诗》二十首。这里所选一首重在描写杭州茶山景色与采茶女的风采,显示出盎然的春意、鲜丽的春色。
这一天,诗人来到西湖南山一带游览名胜风光。他先观赏了著名的“烟霞石屋”二洞。烟霞洞在烟霞岭下,先“洞内有罗汉六尊”,后吴越王钱镠又“补刻一十二尊”,今俱废。石屋洞在南屏山下,洞内“高敞虚朗,衍迤二丈六尺,状如轩榭,可布筵几。其底邃窄通幽,周镌罗汉五百六十身”。(均见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卷三)“平章”原意为品评,此处兼有观赏之意。诗人曾分别于二洞内仔细“平章”这造化的奇观,一定耽搁了过多的时光,因此当他游毕二洞,天色已晚,斜阳西下了。但诗人却没有归去休憩的意思,竟“渡水穿花趁夕阳”,即趁着夕阳余晖未褪,又忙着涉溪水,穿花丛,贪婪地欣赏起洞外的春山之景。这种留连忘返的兴致,使年逾花甲的老诗人显得如同贪玩的孩子,充满了天真的童心。
果然,老诗人竟有了意外的发现,他于春山上惊喜地看到了一幅别致的“图画”:“万片绿云春一点,布裙红出采茶娘。”这幅图画以“万片绿云”即万丛茶树为背景,以“春一点”即“红一点”为主体。“春一点”乃化用王安石名句“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之意,这里指那采茶姑娘的红布裙。试想:在茶丛的一片翠绿色中,忽然闪现出一点红色,又是在夕阳的映照下,多似一团火!多么引人注目!这“一点”就是此时天地之间最“动人”的“春色”。“布裙”,显示出采茶女自然朴素之美;而“红出”以形容词“红”修饰动词“出”,既用得十分别致,也写得非常传神,因为在远处望去,“绿云”里“出”的只能是一点“红”,由“红”才能悟到人,此处亦可以看出诗人笔锋之灵秀。这“红”分明是“采茶娘”的青春风采。
此诗描写诗人游览南山一带之所见,但详略有致。游“烟霞石洞”是一笔带过,而突出描写茶山所见。在诗人看来,大自然的春色虽佳,但少女的青春却更为美丽,更能代表“春色”的来临。这是诗人独具只眼处,亦是此诗审美价值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