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提婆达多品》经文|注释|译文|赏析|评赞
【概说】
“提婆达多”,人名,又作提婆达兜、禘婆达多、地婆达多、地婆达兜、调婆达多、调达、达兜,意译为天热。他是斛饭王之子,阿难之兄,释迦牟尼之堂弟。出家学神通,善根深厚,身具三十相,能够诵持六万法藏,后来造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杀阿罗汉三逆罪,生身堕于地狱。但因他本地是深位之菩萨,所以在法华会上受天王如来之记别。
“示佛知见”分两部分,《见宝塔品》和《提婆达多品》各为一部分。本品即第二部分。如果用迹本三段分科法来分析,这一品是迹门的流通分的第三品,迹门流通分一共有五品,从第十一品到第十五品。《法师品》开始来流通此经,所以赞叹了持经人和所持之法,并开始了持经的方轨。《见宝塔品》中更进一步,过去佛多宝如来以及多宝佛塔来从地涌出,来证明《法华经》的殊胜不可思议,随即释迦牟尼佛的无量分身都从十方汇集而来,这样的场面和气氛可谓振奋人心,释迦牟尼借此劝勉弟子弘扬此经。到了本品《提婆达多品》,对于此经的赞叹达到又一高潮,用事实说明《法华经》的功德利益是可以令众生成佛,再次出现了两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一件是世世与释迦牟尼佛为怨怼,曾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杀阿罗汉的提婆达多竟然是久远劫前为释迦牟尼宣讲《法华经》的善知识,释迦牟尼因之成佛;第二件事,作为具有畜牲身、女身又是幼年的龙女,因为文殊菩萨宣讲《法华经》而得益成佛。
本品根据上面概述的两件事情,可以分为两科,第一科“明昔日达多通经,释迦资之成道”,讲述提婆达多和释迦牟尼的往事,当然其目的仍然是劝信流通此经,内容有三个层次,首先,“明往昔师弟持经之相”,久远劫前提婆达多的前身阿私仙人和当时的弟子释迦牟尼前身国王菩萨受法奉行《法华经》的事相;其次,“结古会今”,讲明往世弟子成就佛果称为释迦牟尼,而当时的法师阿私仙人即现今的提婆达多,而且佛为提婆达多授记,日后将成为天王佛;最后,“劝信生善”,因为为提婆达多这样的人授记成佛,会有很多人疑惑或质疑,所以佛陀特意在这里劝信。第二科是“明今天文殊通经,龙女因之成佛”,有“明文殊通经”和“明通经利益”两部分,首先是释迦牟尼以智积菩萨为当机众,引发文殊菩萨关于弘扬《法华经》的回答,接着为表明《法华经》的真实功德,龙女排除众疑,献珠成佛。这两件事情在佛教都是极其殊胜的大事,龙女也常常为佛教信徒所津津乐道并虔诚崇奉。
《法华经》从三周说法开始就为弟子们授成佛记,乃至为比丘尼众授记,可是到了本品,授记发生了质的升华和巨大的转变,一方面是授记的对象,是令人瞠目结舌的提婆达多和八岁的龙女,从声闻出家弟子开始转变为在家的弟子;另一方面,是成佛的方式和时间,前面所授记的弟子都是经过兆载永劫的修行和供养才能成就佛果,其中各有差异,但是在这里龙女年仅八岁,却在瞬间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几乎颠覆了大多数佛弟子以往的见解,所以引起了作为多宝世界大菩萨的智积菩萨和作为释迦上根弟子代表的舍利弗的问难和惊疑。所以对提婆达多和龙女二人的身份以及被佛陀授记和极速成佛的意义作一解析很有意义。
提婆达多,前文已作注释,他是阿难的亲兄长,悉达多太子的堂弟,他利根猛烈,而且和阿难一样具足三十相好,也有自己的随众。提婆达多在佛教是典型的反面人物,佛教一般也会不遗余力地宣传他的负面影响,提婆达多恶名昭著是因为他做过五件惊天动地的大恶事:第一件事破和合僧,《西域记》记载,提婆达多出家精进十二年,通达八万法藏,后来为了追求利养,求学神通,故而亲近恶友,达多和他们商议说:“我有三十相好,又有大众在我身边围绕,和佛陀相比也差不了多少”,他觉得他应该代替佛陀管理僧团和整个佛教,要不然他们就独立单干,后来达多带了五百人离开僧团,立五法破和合僧。第二件事出佛身血,《兴起行经》云:“提婆达多推山掷佛,山神接之,迸一小石,伤佛足指,即有血出,以此因缘后堕地狱。”第三件事杀阿罗汉,莲花色比丘尼好言相劝,被达多暴打致死,莲花色比丘尼已经是阿罗汉了,所以这是第三件大恶事杀阿罗汉。第四件事怂恿阿阇世王趁佛陀进城乞食的时候,放出醉象企图杀害佛陀,结果醉象被佛陀降伏,阿阇世王后来也成为佛教的大护法。提婆达多一直怀恨在心,所以接着干了第五件恶事,他将毒药藏在指甲里,妄图假借礼佛的机会伤害佛陀,结果在实施阴谋的时候,刚走到佛处,突然地陷大坑,提婆达多堕入地狱,据说堕入之际,达多刚大喊了“南无”二字,“佛”字尚未出口,便入阿鼻地狱。提婆达多的五恶三逆形象深入人心,但同时也要客观地看到达多的实际影响,在法显、玄奘等到达印度之时,还有一些人尊奉提婆达多的主张,在其他经典中佛陀也对他表示出了极大的宽容甚至赞叹,比如在《大宝积经》中释尊说达多是善知识,一切诸佛皆有提婆达多,也因提婆达多而成就无量功德,《增一阿含》佛陀说达多在地狱经历一劫,授记辟支佛果,后世关于提婆达多和释尊的关系有很多因地说,达多曾为释迦牟尼之师,教授大乘经典,到法华会上发展到顶峰,为提婆达多授记成佛,这样更表明了一切众生皆能成佛的大乘思想和《法华经》能令一切众生成佛的殊胜功德。关于提婆达多授记历来大德的观点比较统一,一般都承认提婆达多宿世的法师地位和善根利器的定位,但同时也不否认他们之间世世为怨的关系。如《入大乘论》问:“彼提婆达多,世世为佛怨,云何而言是大菩萨?答:若是怨者,云何而得世世相值?如二人行,东西各去,步步转远,岂得为伴?又云是宾伽罗菩萨。”
龙女成佛一事,这件事比起达多授记更加令人惊愕不已和兴奋鼓舞,古来皆已证明《法华经》不可思议的殊胜功德,因为龙女成佛确实是一件不可思议之事。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龙女是女身,按早期佛教的观点,女身是不能成佛的,女人有五障,就像经文中所说,在很多经典中都有宣扬相关女转男身的功德和法门;第二,龙女显畜生身,龙身不堪为法器,巴利《律藏》中讲龙于睡眠时显现本形,不能持斋,并非法器,所以不允许入僧团;第三,龙女尚幼年,八岁小儿,心智未开,憍昙弥、耶输陀罗等声闻众跟随佛陀学习几十年,虽得到佛陀授记,却还要历经无量劫后方能成佛,幼女即身成佛,难思难议。“龙女成佛”明示大乘佛教,在修行理论方面之发展,大乘佛教兴起之后,转女成男、成佛之说亦告兴起,如《阿阇世王女阿术达菩萨经》说阿阇世王女阿术达,年方十二,发菩萨大愿,转女身,得授记;《离垢女经》说波斯匿王女离垢施,年十二岁,发作佛之愿,变成八岁童子,受成佛之记;《须摩提菩萨经》说罗阅祇国优迦长者女须摩提,八岁时受菩萨行,忽转女身,成为沙弥,受当来作佛之记;《海龙王经·女宝锦受决品》说海龙王女宝锦与诸龙之夫人共以璎珞献佛,发无上道心愿成佛,得授记;《菩萨处胎经·八贤圣斋品》也说龙女生于阿弥陀佛国,可得作佛。可见《法华经》之龙女成佛说,并非绝无仅有,这些说法对于佛教传播的利益,尤其是对于女众信徒的鼓励是可想而知的。在后世,关于此龙女成佛之说,有种种诠释和探讨。《法华经玄义》卷五认为法华龙女乃圆教初发心住之位,如果证一分之无生,就能八相作佛;而《法华文句》中答关于此事权实问题时说“今龙女文,从权而说,以证圆经成佛速疾……约体用而论权巧。非谓专约本迹为权巧也”。吉藏《法华义疏》也以为龙女发心成佛之位有二义,一者龙女之发心是四种发心中之第四“一生补处发心”,其位在第十地;二者因《华严经》说十信菩萨八相成道,故其位不可知。窥基《法华经玄赞》卷九,亦作此说,又云龙女成佛并非实证,唯权者之示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