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之妙,悟者得之》诗词评论技巧

明人谢榛妙悟说的论点。他在《四溟诗话》中说:“诗有造物,一句不工,则一篇不纯,是造物不完也。造物之妙,悟者得之。譬诸产一婴儿,形体虽具,不可无啼声也。赵王枕易曰:‘全篇工致而不流动,则神气索然。’亦造物不完也。”他把作诗比作造物,要求有“形体”还要有“啼声”,“工致”更要“流动”,诗要有“神气”。又说:“诗无神气,犹绘日月而无光彩。”诗“当以神气为主。全篇浑成”。作诗怎样才能有神气呢?他认为通过妙悟可以透彻掌握诗歌创作的境界。“造奇语于众妙之中,非透悟弗能也。”“悟”是谢榛法盛唐的重要途径。他提出的妙悟说要求对盛唐诗歌进行审美观照,博览熟读:“学李、杜者,勿执于句字之间,当率意熟读:久而得之,此提魂摄魄之法也。”“凡作诗,须知道紧要下手处,便了当得快也。……若得紧要一句,则全篇立成。熟味唐诗,其枢机自见矣。”严羽的“第一义之悟”,主张熟读居于上乘即盛唐的诗歌作品,从这方面说,谢榛的妙悟说直接传承了严羽的“第一义之悟”。除了熟读以外,谢榛又主张反复吟改。他说:“数改求稳,一悟得纯,子美所谓‘新诗改罢自长吟’是也。”他认为作诗反复吟改可以达到“一悟得纯”的境界。谢榛还说人各有悟性:“诗固有定体,人各有悟性”,可以“因人之悟,以开己之悟”,如从观舞剑而悟草书之法,这有启迪灵感的意思。谢榛的妙悟说对晚明公安派的性灵说和清初王士祯的神韵说起到一定的作用。强调主观参悟,忽视社会生活是诗歌创作的源泉,这是谢榛妙悟说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