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对仗中的词性对应

我们提到对仗的几个特征,其中有“语义相对、词性相合”的要求,词性指什么呢?词性是指作为划分词类根据的词的特点。现代汉语的词性共分为12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对仗中的词性,有以下十大类:

 (1)普通名词。顾名思义,名词就是代表“物、事”之名称的词。对仗中名词必须与名词相对应。例如对仗诗联: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杜甫《秋兴(其二)》)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叶采《暮春即事》)


其中,“渔人”对应“燕子”,皆名词。“瓦雀”与“杨花”相对应,“书案”与“砚池”相应。“瓦”“雀”“书”“案”“杨”“花”“砚”“池”都是名词。

 (2)专用名词。专用名词是指地、人、物、事等专用之名称。例如: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杜甫《秋兴(其二)》)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杜甫《秋兴(其五)》)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自咏》)
 兴来三弄有桓子,赋就一篇怀马融。(赵嘏《闻笛》)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岑参《登总持阁》)


 这些对联中,“匡衡”与“刘向”相对应,是人名。“王母”是人名,“函关”是地名,为专用名词对应。“秦岭”与“蓝关”相对应,都是地名。“桓子”与“马融”相对应,均人名。桓子,乃桓伊,善吹笛,过清溪,王徽之泊舟,谓之曰:“闻卿善吹笛,请为我一奏。”伊下车,据胡床三弄而去。马融,汉人,作《笛赋》。“秦岭”与“渭川”相对应,均是地名。“渭川”即渭水。

 此外,在对仗中还可以用借代方法代指普通事物的专用名词与普通名词相对应。例如贾至的《早朝大明宫》: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

 其中,“青琐”乃普通名词,本指宫门上被染青了的浮雕连环花纹,此处借指宫门;“建章”专用名词,乃汉代一宫殿名称,此处借指宫殿。实际上,仍属普通名词对应。

 另有并列名词与专用名词对应,如杜审言的《送崔融》:

 祖帐连河阙,军麾动洛城。

 其中,“河阙”为并列名词,“河”指黄河,“阙”指宫殿,二者为并列关系;而“洛城”为专用名词。

 (3)代名词。代名词在对仗中出现的比较少,但亦不乏其例。例如:

 顾我无衣搜尽箧,泥他沽酒拔金钗。(元稹《遣悲杯(其一)》)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其中,“我”与“他”相对应,均为代名词。“我”与“君”相对应。“我”是第一人称,“君”此处作第二人称,都是代名词。
 此外,代名词在句中起限定修饰作用时,可与形容词对应。例如: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本句中代词“他”起修饰限定作用,故可与形容词“旧”对应。都是名词辅助成分。

 (4)形容词。通常对仗中形容词要与形容词相对,也有例外,譬如形容词还可以与动词对应。例如下列诗句: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卢纶《晚次鄂州》)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李商隐《安定城楼》)


 其中,“静”形容词,与动词“生”相对,“弃”动词,与形容词“疏”相对,“酩酊”形容词,与动词“登临”相对,“少”形容词,与动词“来”相对。古诗词中这样例子不胜枚举,我们可以在赏读的同时,学习并使用。

 (5)数量词。对仗中,通常数量词要与数量词相对应,数量词包括定数词和概数词。例如诗句:

 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杜甫《和贾舍人早朝》)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烟雨中。(晏殊《寓意》)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催两鬓生。(崔涂《旅怀》)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对酒(其二)》)


 其中,“三”“二”“半”“中”就是数词。这里所说的数词亦包括“概数词”,如“几”“几个”“数”“数个”等等。该对联中的“中分”起到“二分”的作用,故“中”可以与“半”字对应,词性属“概数词”。“五”与“九”相对应,均为数词。“几”与“一”相对应,“几”是概数词,“一”是定数词。“经”与“两”相对应。这里“经年”就是“一年”,“经”起到“一”的作用,故可与“两”对应。“寻常”与“七十”相对应。“寻常”也被算作数词,这是因为“寻”与“常”古意表尺寸,八尺为一寻,两寻为一常,故“寻常”被借用古字面意,算作“数词”了,因而可以与数词“七十”对应。

 又如叶采《暮春即事》一诗中的对联: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其中,“双双”与“点点”乃量词重叠相对应。

 (6)颜色词。古人把表颜色的词归为一类,单独用于对仗。例如诗对: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高翥《清明日对酒》)

 妆楼翠幌教春住,舞阁金铺借日悬。(沈佺期《侍宴》)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其中,“白”对应“红”,是颜色词。“翠”与“金”对应,亦是颜色词。“白”与“黄”对应,颜色词。此属偏正亲合之合成词中“偏”的成分,这种对应也必须词性相合。

 (7)方位词。方位词乃指表示方向与位置的词,其中包括时间顺序词。如东、西、南、北、前、后、左、右、上、下、中、外、里、边、内、表、间等词都是方位词。通常对仗中方位词要与方位词对应,例如: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

 几处园林萧瑟里,谁家砧杵寂寥中。(杜甫《新秋》)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烟雨中。(晏殊《寓意》)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岑参《登总持阁》)


 其中,“上”与“中”对应。“里”与“中”对应。“后”与“中”对应,此处“后”为时间顺序词,“中”为相位词。“外”与“中”对应,都是方位词相对仗。

 (8)动词。凡表示人、物、事行为或状态的词,均属动词。对仗中,一般动词要与动词相对应。例如: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行”与“入”为动词对应。“落”与“分”亦动词对应。“飞”与“染”亦为动词对应。

 另外,对仗中动词还可以与某些具有动词意向的形容词相对应,或曰这类形容词被用作动词。例如: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余。(杜甫《登兖州城楼》)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陈抟《归隐》)


 其中,“在”与“余”相对应,“在”为表状态动词,“余”则是具有动词意向的形容词,此处乃“剩下”“剩余”之意。“去”“来”都是动词,而“亲”“近”乃具有动词意向的形容词,或曰形容词作动词用。“自去自来”与“相亲相近”又是各自句中对仗,又在两对仗句中相互对应。

 对仗中,动词还可以与作动词用的名词相对应,这种名词谓之动词化名词。例如杜甫《曲江对酒》其一中的对联: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其中,“巢”与“卧”相对应,这里“巢”字乃一动词化了的名词,其含义转化为“巢宿”之意。这种用法,在古文中常见。如《春秋·文公十三年》:“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雨”字此处便做动词用,即“下雨”之意。

 名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用作动词,在诗词中经常见到。

 (9)副词。副词乃修饰动词者,对仗中,副词通常要与副词对应。例如: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清风略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黄庭坚《新竹》)


 其中,“难”“独”都是副词,在此分别修饰“自料”“成眠”。此处“自料”“成眠”乃动状亲合结构,“自”“成”在此结构中又起副词作用,作状语。“先”“不”亦都是副词,“先”为顺序副词,“不”乃否定副词。

 (10)疑问词。通常对仗中疑问词要与疑问词相对应,如杜甫《新秋》中的对仗:

 几处园林萧瑟里,谁家砧杵寂寥中。

 其中,“几”与“谁”均为疑问词。

 对仗中,疑问词可以和否定词对应。例如: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王维《过香积寺》)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自咏》)

 紫绶从容争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陈抟《归隐》)


 其中,否定词“无”与疑问词“何”相对应,疑问词“何”与否定词“不”相对应,疑问词“争及”对应否定词“不如”。

 对仗中,疑问词还可以和肯定词对应。例如: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杜甫《旅夜书怀》)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秦韬玉《贫女》)


 其中,疑问词“岂”对肯定词“因”,其实从句法来讲,“岂”字后面省略了“因”字。疑问词“谁”与肯定词“共”相对应。
 虚词在格律诗中运用的较少,而且也不单独成类,对仗中并不要求虚词与虚词对应。例如: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苏轼《水调歌头·赠张偓佺》)

 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陈子昂《送别崔著作东征》)


 其中“哉”乃虚词,“然”乃形容词之名词化词尾。“之子”与“王师”对应。“之子”即“你”的意思,“之”乃虚词,无实意;“王师”为偏正亲合结构,为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