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赋文·题画僧(其二)》原文与赏析

《诗词曲赋文·题画僧(其二)》原文与赏析

张 祜

瘦颈隆肩碧眼僧,翰林亲赞虎头能。

终年不语看如意,似证禅心入大乘。

此首诗题创作于东晋的一幅胡僧图。《通鉴·德宗纪》载,贞元中,李泌命停长安胡人供给,得四千人,长住长安的胡人数字惊人。其中自然包括僧人。胡,是我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族的泛称,张祜所题画上的碧眼胡僧,当系东晋时期来华的一位西域高僧,但大概诗句也隐括了张祜亲见胡僧的风神。

第二句“翰林亲赞虎头能”,“翰林”指李白,“虎头”是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的小字。此画可能是顾恺之所作而上有李白的题赞。魏晋以后,中国画受印度画法影响,晕染深浅得凹凸立体之感。今存顾恺之作品《洛神赋图卷》即可略窥此种立体画法特点。首句“瘦颈隆肩”之“隆”,说明有立体感,“碧眼僧”,可知是幅施彩的图画。首二句主要写“形”。

后二句“形”、“神”兼及。画面上的胡僧手持如意而凝神观之。如意,梵语阿那律,柄端如手指形,本用以搔痒,可如人意,因得名。僧人讲经,记经文于如意上,如意又成了 “笔记本”。“终年不语看如意”,写胡僧凝眸 “笔记”,沉思经义。接读结句 “似证禅心入大乘”,诗传画外意,画面人物生动之气韵如天花联翩不已。大乘,佛教名词,梵文“摩诃衍那” 的意译,“乘”指运载工具。大乘佛教主张普渡众生,有别于只求自我解脱的小乘教派。“似证禅心入大乘”,“终年不语” 的沉思有了升华,表现出浩渺情怀的超越。

南翰画家谢赫创 “六法”,列为首位的“气韵生动” 乃绘画艺术之最高境界。其他“骨法用笔”等五法则是达到 “气韵生动”的条件。“气韵生动”要求以生动形象表现人物内在精神。从张祜句所传达的意境看来,这两幅画僧当是达到了 “气韵生动” 高标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