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籍、寓言故事·学鸳鸯叫》原文与赏析

《经籍、寓言故事·学鸳鸯叫》原文与赏析

昔外国节法庆之日,一切妇女,尽持优钵罗华以为鬘饰。有一贫人,其妇语言:“尔若能得优钵罗华来用与我,为尔作妻;若不能得,我舍尔去。”其夫先来常善能作鸳鸯之鸣;即入王池,作鸳鸯鸣,偷优钵罗华。时守池者而作是问:“池中者谁?”而此贫人失口答言:“我是鸳鸯!”守者捉得,将诣王所。而于中道,复更和声,作鸳鸯鸣。守池者言:“尔先不作,今作何益!”

《学鸳鸯叫》选自《百喻经》卷第三第47则《贫人作鸳鸯鸣喻》,《百喻经》及撰译者介绍见《夸父》一文。撰集者僧伽斯那此文意在说明:平时行恶,到将进阴曹地司见阎罗王时才说想修善则悔之晚矣,这样一种佛教正义。而《学鸳鸯叫》本身实际上是一则幽默滑稽的寓言故事,它运用浪漫主义笔法,嘲笑了那些说话办事不合时宜的人。

故事情节是这样的:有一善学鸳鸯叫的贫人为使妻子在节庆之日戴上优钵罗花,入王池偷花,守池者发现后喝问是谁,贫人本该学鸳鸯叫,却失口回答“我是鸳鸯”,因而被抓获;在真相大白后的押解途中,贫人不识时务,反而不说人话,调整嗓音而作鸳鸯鸣,守池者说,你刚才不叫,现在叫又有什么用呢?

文中“华”同花,优钵罗花,略同荷花。佛教说,优钵罗在四月初八日开花,结子好像金色佛像。

文章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从开头至“我舍尔去”交待了学鸳鸯叫的起因。这一层具有较浓厚的生活气息,反映了古印度的地方特色和风土人情。下面第二个层次是偷优钵罗花与作鸳鸯鸣的经过。“其夫先来常善能作鸳鸯之鸣”是贫人学鸳鸯鸣的基础与前提条件,“常”“善”“能”三字各有不同的含义,都是形容词作状语,在此三字叠用加重了对贫人“作鸳鸯鸣”这一能力的肯定。“失口答言”中“失口”二字透露出贫人内心的紧张与惊慌。“而于中道,复更和声,作鸳鸯鸣”中“复更和声”四字既是对贫人准备动作的描摹,又增加了“作鸳鸯鸣”的滑稽、喜剧色彩。

一般来说在历史与虚构的故事中,以学动物鸣叫为手段获得成功的事例还是不少的,以贫人的“常、善、能作鸳鸯之鸣”原也不至于败事,但作者笔锋一转,写出了“我是鸳鸯”的回答,出人意表,令人忍俊不禁,使情节急转直下,但细想起来,这一出自惊慌与本能的反映又在情理之中,并未有悖于事理。至于说“而于中道,复更和声,作鸳鸯鸣”则是作者蓄意夸张、用以说明事理的关键之笔,笔调幽默,令人发笑,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颇具深义的匠心。

《学鸳鸯叫》一文行文优美,幽默生动,用词准确、形象,想象力丰富,情节安排颇有匠心,反映了古印度民族的风土人情和艺术风格,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此外,原文是讽刺讥笑那些说话办事不合时宜的人,它的第一层含义是要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符合当时当地的实际,该做时不做,不该做时乱做,其结果只能是像贫人学鸳鸯叫一样愚蠢可笑。另外,故事中还隐含着这样一层意思: 办事情要及时,错过了机会,要想弥补也来不及。这两层喻义说起来简单,并不新奇,但它所包含的哲理和对于人们生活和工作所具有的意义,却未必是所有人一下子就体会得到的。宋人张炎曾有这样一句文学评论,叫做 “咀嚼无滓,久而知味”,这句话用于本文也是相宜的。

有人说 “寓言不能代替论证,但有时可以比论证给人以更强烈的印象,而且比论证来得生动和形象” (张友鸾 《古译佛经寓言选》 ),《学鸳鸯叫》一文是不是也恰好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