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一天 [波兰]米沃什》读后感

多美好的一天啊!

花园里干活儿,晨雾已消散,

蜂鸟飞上忍冬的花瓣,

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我想占为己有,

也没有任何人值得我深深地怨:

那身受的种种不幸我早已忘却,

依然故我的思想也纵使我难堪,

不再考虑身上的创痛,

我挺起身来,前面是蓝色的大海,点点白帆。

(薛菲 译)

【赏析】

作为一个才华出众、关注社会、挚爱祖国但一生都在颠沛流离的天才诗人,米沃什的诗中有许多的苦痛与困惑。但同样的,也有许多对自然与生命的深深眷念与热爱。诚如他自己曾经迷惑不解:“你怎能既描写苦难,又赞美世界?” 这两种生活态度看似矛盾,实则并不矛盾。正是因为过多地目睹了苦难与不幸,正是因为备尝了流浪生活的苦楚与艰辛,诗人才更加向往生活之中点滴的美好。既描写苦难,又赞美世界,两者共同演绎了米沃什的精彩诗篇。

在这首诗中,诗人为我们描绘勾勒了一幅悠远宁谧、恍如天籁的田园诗般的美好画面,语言质朴清纯,又富有华彩。诗人仿佛超然世外,展现了他对真率与自由生活的向往。那么,这“美好的一天”是真实的存在,还是美丽的幻想?我们可以越过诗作表面的欢快,更多地体察诗人真实的灵魂颤动。我们知道,作家与诗人的作品往往与其经历息息相关。米沃什又经历过些什么呢?这位伟大的天才诗人生于立陶宛,但却一直不忘波兰是自己的祖国;他拥有一颗赤子之心,尽管精通多种语言,却一直坚持用波兰语写作;数年来过着漂泊不定的流浪生活,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直至1989年,诗人方才结束了长达30年的流浪之旅,重回波兰。我们可以想见,那份痛彻心肺的苦楚是如何长久地印刻在诗人心间。诗作明快的色调未能遮蔽诗人苦楚难言的内心世界,诗人渴望回归家园,过着安定宁静、自由自在的生活,而实际上他却并不拥有这种生活,于是现实与理想产生了分离与对抗。在米沃什的心灵深处,是如此渴盼着这美好的一天:“花园里干活,晨雾已消散,/蜂鸟飞上忍冬的花瓣”,这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生活的渴望和珍惜。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在一个安详平和的环境之中,像普通人一样过着平凡却美丽真实的生活,希望能有一个让自己灵魂散步的花园,希望尘世给自己带来的种种伤痛全都风流云散。诗人的欲望如此简单朴素:“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我想占为己有,/也没有任何人值得我深深的怨”,这里我们感受到诗人心胸的那份旷达,那份淡定与安然,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也可以看做是诗人人生观与写作风格的转变,即从早期的强烈批判波兰的社会政治,到淡化政治。诗人希望敞开胸怀拥抱生活,但在现实的世界里,幸福安定、远离尘嚣不再漂泊的生活毕竟离他很遥远,这也正是诗人无可奈何之处,同时也从侧面表现了诗人精神的无所依傍。从诗作表层看,诗人似乎已经释放了心灵的枷锁:“那身受的种种不幸我早已忘却”,试图忘却实际上是难以忘却,诗人很难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游刃有余。因此,“不再考虑身上的创痛,/我挺身起来,前面是蓝色的大海”注定只能是一种理性的自觉,是精神痛苦的灼伤,给读者带来的只能是一种献身式的悲壮。诗人渴盼的美好生活,在现实中难以寻觅,于是只能寄希望于未来:“前面是蓝色的大海”,大海仿佛是诗人永恒的栖居之地,是诗人的精神之乡,是诗人心灵的寂寞燃烧。

这首诗的意象也很美。“花园”、“晨雾”、“蜂鸟”、“花瓣”、“大海”等浸染着诗人的主观情感,寄托着诗人的理想,是诗人人格精神的凸显。可以想象,花园里群花绽放,晨雾散尽,阳光明媚柔和,鸟儿无限深情地依恋着花瓣的场景,这是多么诗意的栖居与生存!可以说,这是诗人构建生命与精神的家园。画面澄澈明净,真纯而又生机盎然,富有自然情趣,让我们感到一种宁静、温暖与祥和,感受到心灵的震颤与撞击。

当然,诗作并不因其带有的宗教色彩而呈现出消极的因子,诗人并非只是沉溺在虚幻的世界中,相反,这经过了诗人的理性抉择与判断,他所构建的温馨,是诗人真挚心灵的永恒歌唱,是对生命本真的热烈呼唤,正表现了其试图超越现实的不懈努力及矢志不渝的信念。诗人歌颂美好的生活,对生活充满眷念和热爱,引领我们进行人性的思索,恰恰展现了诗人精神境界的升华,是对生命本质的执著探寻。

(周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