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死攸关的时刻,
我是否会玷污公民的称号?
是否要把你,娇生惯养的堕落的
斯拉夫人作为榜样来仿效?
不,我不会在淫欲的怀抱里,
在无耻的寻欢作乐中消磨自己年轻的生命,
也不会使自己热血沸腾的心胸
在专制的重压下遭到蹂躏。
就让青年们不明白自己的命运吧,
让他们不愿完成时代的使命,
不愿为人类被压制的自由
而作好准备,参加未来的斗争。
让他们怀着冷酷的心肠,
对祖国的苦难冷眼旁观,
不认为这是自己日后的耻辱,
不怕子孙后代作出公正的责难。
他们会后悔的: 一旦人民揭竿而起,
看到他们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人民通过激烈的暴动寻求自由的权利,
在他们中间却找不到布鲁图和利耶果。
(张草纫译)
注释: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政治家,曾密谋刺杀独裁者恺撒,恢复共和政体。
1820年西班牙革命领袖。
【赏析】
要充分理解雷列耶夫的诗作《公民》,首先须了解19世纪在俄国形成壮观局面的所谓公民诗歌。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俄国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专制农奴制的危机加深,加上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激荡和1812年卫国战争所引起的民族意识高涨,终于爆发了1825年十二月党人起义,俄国解放运动史上的贵族革命阶段(大约从1825年到1861年)从此开始。十二月党诗人都曾参加过1812年的反拿破仑战争,在经历了大革命洗礼的法国,他们看到了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三色旗,亲身体会了启蒙运动给人们带来的身心解放。针对俄国的专制现实,他们以文学为宣传和战斗的武器,在诗歌中极力表达他们的公民激情,雷列耶夫与普希金、涅克拉索夫等就是其中主要的代表。
《公民》以诗歌的形式明确提出“公民”这一现代民主社会的概念,作者把它放到与专制对立的位置上来认识,并把它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因为公民的身份体现的正是生命的价值:“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我是否会玷污公民的称号?”诗人在这里提出了公民意识,强调了公民的责任,那就是反专制和寻求每一个人的权利。诗歌通过对当时俄国贵族青年的期待与失望的表述体现出这一点,诗人说:“就让青年们不明白自己的命运吧”,以反责的语气更深切地表示了期待。
作为十二月党人领袖之一的雷列耶夫显然希望俄国的贵族青年中,能出现一批像他一样具有民主意识和能够怀着政治激情投入反专制斗争的志士,他厌恶那种“对祖国的苦难冷眼旁观”、“在无耻的寻欢作乐中消磨自己年轻的生命”的人,认为“他们会后悔的”。这是一种警示,也是对现实的感叹: 一方面“人民通过激烈的暴动寻求自由的权利”了,另一方面在这一群体中却找不到应该出现的领袖人物。这之后俄罗斯民主运动的发展状况似乎也印证了诗人的这一忧虑。不过,虽然如此,《公民》一诗还是让我们看到了十二月党人在政治思想和诗歌抒情两方面所达到的高度。
(南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