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中都市文化题材创作的继往开来者——婉约词集大成者周邦彦
柳永之后的周邦彦,乃是宋词中着力描写都市风光的第二个大家。周邦彦继承了柳永词描绘都市风情与风景的传统而加以变化,描绘的笔墨更加细密,风格大都脱俗而趋于雅化,境界趋于典丽缜密。这里仅举其代表性作品七篇为例:
(一)作于汴京城(今河南开封)的《瑞龙吟·春景》: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黯凝伫。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缕。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这是周邦彦词集里的压卷之作,也是他描写汴京文学风景颇显个人特色的一篇。像柳永一样,汴京是周邦彦一辈子从事歌词创作的主要场所,但因为个人仕途的波折或国家政治局面的变化,他们都曾多次被迫离开汴京,然后又满含深情地“前度刘郎今又来”。这首词表现的就是作者因故流落江南州县十年之后又被朝廷召回汴京,旧地重游时的所见与所感,其中当然有精彩的文学风景的呈现。词分三迭,首迭以对汴京坊曲人家的环境描写为主,写旧地重游的所见所感,为下文忆念前欢布下浓烈的抒情氛围。第二迭进入回忆,以描写旧相好为主,人物形象鲜明可爱,呼之欲出。第三迭为全篇的重心,抒写今昔之感,渲染访旧不遇的伤感怅惘情绪。通篇情景交融,层层脱换,又能一气贯注,显得词情缠绵,境界悠远而沉郁,是清真都市文学风景词中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二)同样作于汴京城的《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此词是周邦彦初旅汴京在太学读书时思念家乡杭州之作。一首词兼有汴京、杭州两地的文学风景,这在宋词中虽非绝无仅有,但能写得如此深情、生动,却不多见。历来思乡念远之作大都充满哀愁和悲凉,但因周邦彦此时尚在青年,涉世尚不深,愁情的积淀还不浓厚,所以本篇抒情写景的主调还是清丽明快的。上片描写汴京夏日清晨宿雨初晴的美景,笔触十分清新生动。尤其是“叶上”三句,以传神之笔描绘出初阳照射下荷叶迎风挺举的优美姿态,被王国维《人间词话》赞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也评曰:“‘叶上’三句,笔力清挺,极体物浏亮之致。”下片由景生情,由汴京的荷花塘联想到家乡杭州的“芙蓉浦”,联想到少年时在杭州的游玩之乐,抒写出一缕思乡念旧的羁旅哀愁。这种如痴如醉的思乡笔调,真能把读者引入那梦境般透明美丽的江南水乡中去。
(三)作于荆州城,但是兼写荆州、汴京两个都市元宵风景的《解语花·元宵》:
风销焰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此词也与前两首有异曲同工之妙,即以一首词同时写出荆州、汴京两个都市的文学风景之美。因此宋末元初的张炎在其《词源》卷下《节序》条将此词与史达祖的两首节序词(《东风第一枝》赋立春、《黄钟喜迁莺》赋元夕)一起称赞为“妙词”,说是:“如此等妙词颇多,不独措辞精粹,又且见时序风物之盛,人家宴乐之同。”
(四)作于汴京城的《兰陵王·柳》: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此词为宋词中的名篇,南宋初,它传诵极广,行都杭州城里“西楼南瓦皆歌之,谓之‘渭城三迭’”。(《樵隐笔录》)它题为咏柳,其实非咏物之作,而仅仅是借柳起兴,引出送别主题,进而抒写作者本人久客京华、厌倦羁旅生涯的苦闷哀愁情绪。但词中真实生动地展现了汴京城的文学风景,却是词史上一大韵事。词的第一迭,借柳起兴,引出别恨。“隋堤”三句,写出汴京人折柳送行的习俗。“登临”二句,抒情主人公陡然亮相,点出本篇主旨。这也是本篇文学风景中的一个重要镜头。“长亭”三句,与前“隋堤上”三句回应,更见主人公多年漂泊之苦。第二迭实写送别时情景,并由眼前的离宴设想别后的寂寞与凄凉。第三迭写主人公自己。其中尤以“别浦”“津堠”“斜阳冉冉”,另开拓出一个“绮丽中带悲壮,全首精神振起”(《艺蘅馆词选》引梁启超评语)的境界。总起来说,这个城市风景名篇,写景、叙事、抒情有机交融,极有层次,音节拗怒顿挫,章法回环曲折,感情沉郁起伏,结构浑然天成,各方面都显示了周邦彦慢词艺术与都市文学风景描写的辉煌成就。
(五)作于六朝故都建康城(今江苏南京市)的《齐天乐·秋思》:
绿芜凋尽台城路,殊乡又逢秋晚。暮雨生寒,鸣蛩劝织,深阁时闻裁剪。云窗静掩。叹重拂罗裀,顿疏花簟。尚有綀囊,露萤清夜照书卷。
荆江留滞最久,故人相望处,离思何限。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宛转。凭高眺远。正玉液新篘,蟹螯初荐。醉倒山翁,但愁斜照敛。
与《西河·金陵怀古》: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鬓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赏心东望淮水。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这两首词都是作者在金陵附近的溧水任县令时所作,它们都是描写六朝故都金陵的城市文化风光的,但两首词的描写内容与艺术处理不一样。
前一首抒写作者暮秋时节在金陵览景宴饮所产生的身世之感,写法上是以赋笔铺陈景物人事,来寄寓主观感情,这样一写,美丽的秋季都市风光就活脱脱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了。词中多用只有在赋中才如此大量使用的对偶句,并大量用典,使全篇带上极为浓重的书卷气,因而成功地凸现了这位失意文人的身世之悲。此词跌宕开合,沉郁苍凉,在章法结构和抒情写景格调上都典型地代表了作者都市风光词的作风。此外,本篇也显示了作者善于融化唐诗、点化他人境界为我之境界的作风,故王国维《人间词话》称赞此词:“此借古人之境界为我之境界也。然非自有境界,古人亦不为我用。”
后一首是宋词中第一流的名篇。它的主题是怀古,但也极其鲜明地描绘了金陵古城内外的自然景色与文化风光。作者先描绘金陵的山川形胜(这主要是自然景色),而后重点转入咏怀古迹(这主要是历史文化),最后引发出对历史兴亡的深沉感喟(这主要是作者抒自己之情)。其主要艺术手段,便是引前人咏金陵的诗句入词,点化他人咏写金陵城的意境为我之意境。全篇共融化了三首古人的诗:一首为南朝乐府《莫愁乐》,另二首为唐人刘禹锡《金陵五题》中的《石头城》和《乌衣巷》。作者将前人的成句和意境融化得浑然天成,不露痕迹,再加上适当的穿插勾连和铺陈点染,不但极其精彩地描绘了金陵城的自然与文化风光,也构成了表现自己伤时吊古情怀的新篇章。清代词话家陈廷焯评论说:“此词纯用唐人成句融化入律,气韵沉雄,苍凉悲壮,直是压遍古今。”(《云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