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寻常最奇崛,成为容易却艰辛”,王安石《题张司业》里的这两句诗,用来形容王令和他自己的诗歌创作,是再贴切不过的了。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他于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及第,曾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等地方官,于当时的民情社会有相当的了解。他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倡言变法,有矫世变俗之志。神宗亲政后,他受到重用,于熙宁二年(1069)被特拔为参知政事,得以推行新法,开始了著名的“熙宁变法”。熙宁七年(1074),由于遭受旧党反对和推行新法中存在问题,他于新、旧党争的喧嚣中罢相,退居江宁;次年春复起,至熙宁九年(1076)再度罢相,又一次回到江宁,过起了隐居生活。元丰八年(1085)新法被废,王安石的变法彻底失败,他也于次年病逝。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魄力来搞变法,引起了很多争议,在罢相隐居以前,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基本上是属于儒家,有济苍生的积极进取精神;晚年隐居钟山之后,他常与高僧交游,受佛教的影响较大,但仍然关注社会现实。
在诗歌创作方面,王令是王安石最为赏识的诗人。王令(1032-1059),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广陵郡(今江苏扬州)人。他五岁时就成为孤儿,寄养于叔父家里,家境相当贫寒。长大后,他靠在天长、高邮等地收徒授书糊口,穷愁潦倒,贫病交加,病逝时年仅二十八岁。王令一生境遇困苦,但抱负远大,胸有激情,作诗气魄雄伟,语句奇崛,风格峭拔。如《吕氏假山》:
鲸牙鲲鬣相摩捽,巨灵戏撮天凹突。旧山风老狂云根,重湖冻脱秋波骨。我来谓怪非得真,醉揭碧海瞰蛟窟。不然禹鼎魑魅形,神颠鬼肋相撑揬。
《感愤》:
二十男儿面似冰,出门嘘气玉蜺横。未甘身世成虚老,待见天心却太平。狂去诗浑夸俗句,醉余歌有过人声。燕然未勒胡雏在,不信吾无万古名。
想象力丰富,显得口气很大,诗里的浩大无涯之辞,不纯是带浪漫情调的想象夸张,而是内心郁结不平之气的喷发,给人以峭劲狠重的感觉,是一种有意不同于流俗的努力。如《暑旱苦热》: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王令诗歌的抒情特点,主要在于气势雄壮豪迈,具有狂放不羁的气质和昂首天外的气派,又吸收了韩、孟诗那种格调高古、词句奇崛的特点,气势雄劲又蕴含悲愤,所以风格峭拔。
王安石的诗风也有雄豪奇崛的一面,他的创作有早期与晚期之别,其晚年诗风与早年有异。叶梦得《石林诗话》说:“王荆公少以意气自许,故诗语惟其所向,不复更为涵蓄。……后为群牧判官,从宋次道尽假唐人诗集,博观而约取,晚年始尽深婉不迫之趣。”王安石早年的诗多直道其胸中事,志气雄豪而意味较薄,但能反映出其独特的个性特征,寄托了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批判精神。如《河北民》:
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
与在政治上力排众议、实行变法相类,王安石在诗歌创作方面也要尽力打破常规,语意求新,诗句求工,声调求劲峭。如《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通过写登山塔远眺,反映出诗人高瞻远瞩、不畏艰险的胸襟气魄,虽涉议论,但带情韵以行,不失为雄奇峭拔而有诗味的作品。
晚年罢相隐居以后,王安石的生活和心情发生变化,人情世故看得多了,性情也含蓄了,自然去掉了少年“不复更为涵蓄”的浮躁之气。感慨的怀抱趋于冷淡,而艺术和修养却更加精进,他晚年创作了较多的描写自然山水的小诗,新颖别致而雅丽精绝。如: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回。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江上》)
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北陂杏花》)
以轻倩之笔写淡远之思,造语工致而律法精严,形成了“深婉不迫”的风格,与他早年诗的“直道其胸中事”的奇崛判然有别。所谓“奇崛”,以雄劲刚健为特征,是王安石早年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与其坚强刚毅、果敢有为的“拗相公”本色有关,但进入老境后,却视奇崛为平常了。其《题金陵此君亭诗》云:“谁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才老更刚。”这正是他的自赞。黄庭坚以为“荆公之诗,暮年方妙”(《后山诗话》)。王安石诗歌早年多奇险劲峭之作,晚年则化奇崛于寻常之中,亦即寓悲壮于闲淡,被称为“半山诗”,亦称“王荆公体”。
半山是王安石晚年在江宁居住的地方,他这个时期的诗歌被编订为《半山集》,主要体裁是绝句。王安石早年的诗取法于杜、韩而有所变化,受韩愈以文为诗的影响,他扩大了古诗的散文化、议论化倾向,雄放中见劲峭、曲折里有酣畅,对宋调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他的绝句接受晚唐诗风的影响,有精丽工巧的一面,但又能上窥杜甫绝句拗律的变格,讲究用意深刻,成就了“王荆公体”精深华妙的隽永风格。其特点是重炼意,又重修辞,长处是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而短处在于作诗主意求工,容易流为议论而伤于巧。王安石作诗有深婉不迫的精丽隽永,也有生硬奇崛处,就后一点而言,实为以黄庭坚为鼻祖的江西诗派的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