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子
【原文】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1]志学[2],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3]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注释】
[1]行:接近。
[2]志学:化用《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3]垂:接近。
【译文】
白发苍苍,覆盖了双鬓,肌肤也不再像以前一样充盈。虽说有五个儿子,却都对读书不感兴趣。舒俨已经十六岁了,却懒惰极了。宣俟接近志学之年,但不喜欢读书。雍份、端佚都已经年满十三,却不懂得十以内的记数。通佟这个孩子将近九岁,只知道找吃的。造化尚且如此,我还是痛饮杯中之物吧。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公元408年,作者四十四岁。写《责子》的两年前,陶渊明作了《命子》,两篇侧重点不同。《命子》侧重于叙述家谱以表达对后代的激励,而《责子》则通过一味批评自己的儿子来表达这一情绪。在语言风格上,《责子》明显要比《命子》口语化得多。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白发和松弛的肌肤告诉我们,诗人已不再年轻,以下的文字,就是他对五个不成器的儿子的分别数落。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长子阿舒,或陶舒俨,年已十六却懒惰极了。“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二儿子陶宣俟也年近十五了,却不爱读书。“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陶雍份与陶端佚不识得十以内的数字。“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小儿子陶通佟年近九岁了,却只顾着找吃的。这么说自然有些夸张,但表明了陶渊明并非真心训斥儿子,而是一种抱怨,同时夹杂着舐犊情深的笑意批评。
面对几个在他看来没出息的孩子,陶渊明也很无奈。“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黄庭坚说过,“观渊明此诗想见其人岂弟慈祥戏谑可观也。俗人便谓渊明诸子皆不肖而渊明愁叹见于诗耳,可谓痴人前不得说梦也”。岂弟,通恺悌,也就是和乐安闲的意思。
黄庭坚的体会,可谓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