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集 苏曼殊

《题《静女调筝图》》赏析与注释

题《静女调筝图》

无量春愁无量恨,一时都向指间鸣。[1]

我已袈裟全湿透,[2]那堪重听割[3]鸡筝!

题解

此诗作于1909年春天,一题作《题〈调筝人调筝图〉》。关于此诗的本事,可参看曼殊于1909年所作《贻天笑百助女史小影片》,内云:“‘无量春愁无量恨。’余尝作《静女调筝图》,为题二十八字,并录云林高士《柳梢青》一阕……以博百助女史一粲。日来雪深风急,念诸故人,鸾飘凤泊,衲本工愁,云何不感?故重书之,奉寄天笑足下。”包天笑于1962年9月尝作诗并回忆说:“调筝静女画真真,风雪天寒念故人,玉指鸣声思百助,展图犹是美人身。”其自注:“君(指曼殊)在东京,寄我以日本百助眉史弹筝一小影……此百助小影我曾载之所编小说杂志,(见《小说大观》第五集)后为瘦鹃借去影印,(载《半月》 杂志第三卷第十六号)不知今尚在否?”又,周瘦鹃在《紫兰花片》中说:“曼殊久寓扶桑与彼邦名花百助女(眉)史善,过从綦密,燕子龛中,时着亭亭倩影焉。往岁尝以一邮片贻包天笑前辈,上镌女史调筝小影,神光离合,不可逼视,璧月琼花,犹不足以方其明冶也。”静女——贞静的女子,指百助眉史。包天笑(1876—1973年),一一名公毅,字朗孙,江苏省吴县人。曼殊1903年在吴中公学任教时的同事兼好友。

注释

[1]无量春愁无量恨,一时都向指间鸣——意谓百助将积郁心头的无尽愁恨,都借弹筝迸发而出。

[2]我已袈裟全湿透——语本白居易《长恨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意谓因与弹筝者系知音,故在听筝时触动悲情,泣泪不止。

[3]割——指用拨子弹奏弦乐。按:静子“春愁无量”,都付管弦;诗人袈裟尽湿,已不堪为听。哀乐鸡筝,更谁顾曲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