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苏联人心目中的小罗斯福总统
日前翻检书架,偶尔看到苏联人亚·鲍.恰科夫斯基写的关于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一本小书——《未完成的画像》。这本书内容颇为有趣,中文版译笔基本流畅,只有138页,读起来比较轻松。我已读过两遍,此次再读,禁不住为它写篇简要的评介。书名为“未完成的画像”,因为它是写美籍苏裔女画家伊丽莎白·舒玛托娃在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逝世前几天为他画像的过程,以及当时罗斯福对其一生中某些重要活动的回忆。如作者所说,“这不是一本按照常规来写罗斯福的书”,“写的是‘我的罗斯福’。”这就是说,作者是按照他自己对罗斯福的认识写的,和那些囿于教条主义的苏联人写的罗斯福不一样。
恰科夫斯基写的罗斯福有些什么特点呢?首先,苏联一般作者都把罗斯福写成垄断资产阶级走狗、人民敌人,他却根据罗斯福的实际言行,认为他和其他美国总统不同,说“他真心诚意地希望美国老百姓安宁幸福,也关心实业巨头们顺遂昌盛。罗斯福是一仆二主,既要为美国人民服务,也要为美国垄断资本效劳。”他说:“罗斯福是热爱人民的。无论是富人也好,穷人也好,他希望大家都幸福安宁。”罗斯福和疾病斗争失败后,“他全部意志和精力集中在政治活动上。他的动力是什么?争权夺利吗?众所周知,这位未来的总统并不十分贪财。为了权欲吗?也未必!因为他牢牢记住一句格言:‘抓权者,必当权的奴隶’。但是,如果为了千百万人民的利益而抓权,那就另当别论了,罗斯福认为,为千百万人而活,就活得有价值。”罗斯福在1932年竞选总统时,“决定树立一个新的‘形象’……是人民的代表,他不是在口头上,而是在行动上与人民‘和衷共济、休戚相关’”;而“美国人选举罗斯福,因为他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总统。”
作者认为罗斯福是“资本主义的救星”,但他挽救资本主义的办法与其他美国总统不同,他是“把资本主义从上流社会的穷奢极欲和挥霍浪费中解救出来,从它的鼠目寸光中解救出来,从它忽视千百万穷苦平民的需要而濒于毁灭的状态中解救出来。”
其次,该书作者笔下的罗斯福对共产主义和共产党的态度,和其他一般苏联作者笔下的罗斯福不同,后者大多说罗斯福与共产主义势不两立,本书前言则指出:罗斯福即使不认同共产主义及其制度,也可以尊重信奉共产主义制度的人民群众;当世界遭到毁灭性的威胁时,罗斯福可以成为共产主义的盟友。作者认为,“罗斯福从来不像丘吉尔那样激烈地反对共产主义。尽管在社会制度上,在生活方式上,以及在信仰上,他的观点同苏联迥然不同,但是,罗斯福认为,要求一个争取自身生存而付出巨大牺牲的国家放弃本国人民所取得胜利果实,那是天真的,也是不公道的。”作者指出,罗斯福虽然不喜欢共产主义,但认为不应该害怕共产主义,因为人们相信共产主义和参加共产党是由于贫穷,只要帮助人民摆脱贫穷,人民就不会信奉共产主义和参加共产党,他实行的“新政”便具有这种作用。
作者还在书中叙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次,罗斯福夫人埃莉诺连哄带骗,勉强让他接见了一位“有趣的”、可以从他那里“听到一些新东西的”客人,还是一个曾经失过业的名叫约翰·史密斯的大学教授。罗斯福先开口:“现在只剩下我们两人了。……我首先请求你满足我的好奇心,请告诉我,你是什么人?”“我是你的政敌,先生。”史密斯答。当罗斯福说现在国内反对“新政”的人恐怕不多时,史密斯说,“然而我就是其中之一。因为我是一个‘赤色分子’,总统先生。”罗斯福惊叹说:“哦,原来如此,原来我们还是同盟者呢!你可知道,过去几年中,我们的报纸、政界、传教士们多次说我是‘赤色分子’……他们骂我的次数简直是惊人哩!”史密斯不理会罗斯福的打趣,严肃地说:“我可是真正的‘赤色分子’,先生,我是共产党人。”
后来,史密斯又说:“总统先生,我不否认您取得了某些不容置疑的成绩。此外,就为人的品德来说,我是赞赏您的”。“好大的口气”,罗斯福心里想。“不过,您是为了谁,您实行‘新政’的目的是什么?”罗斯福提高嗓门说:“为了谁?还不是为了美国千千万万的‘史密斯’和千千万万的‘约翰’!什么目的?为的是美国老百姓的福利。”史密斯辩论道:“总统先生,您实行‘新政’并非出于对‘史密斯们’的恻隐之心,而是为了挽救美国的资本主义。由于近一两年有400多万人参加工人罢工而使您心惊胆战。不错,近几年已经有不少‘约翰’和‘史密斯’找到了工作,有了住房。但是您忘了,由于依靠您的措施,垄断资本每年的利润从30亿美元增加到将近65亿美元。今天,国内的失业者仍有百万人之多。所以,不能说您的工作都是为了‘史密斯们’,像您这样睿智诚实的人是不能口是心非的。”罗斯福费了很大的劲才以开玩笑的方式结束这次谈话。
由于以上这些言行,美国报纸曾指摘罗斯福要把美国变成一个共产主义国家。罗斯福在和他的亲信,财政部长亨利·摩根索开玩笑时曾说过:“我不是‘赤色分子’,这一点你很清楚。充其量,我……是‘粉红色分子’。”
再次,罗斯福是个垄断资本主义大国的总统,一般苏联学者总是从这个身份出发,认为他是个纯粹为本国垄断资本服务的政客,只顾本国利益,为本国利益而侵略、剥削、欺骗其他国家,并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本书作者虽然也认为罗斯福是个资本主义的忠实信徒,但是在外交方面,他认为罗斯福对扩张主义的法西斯主义深恶痛绝,主张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要和平共处,热衷于建立联合国以谋求战后世界和平,要求消灭殖民主义。
比如,作者在书中好几个地方提到,罗斯福之所以和不赞成其社会制度的苏联建交和结盟,主要就是为了打败“今天向东方挺进,明天将向西方挺进”的希特勒。作者还指出:“按照罗斯福的设想,在德寇投降之后,‘三巨头’(指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的最后一次会晤应该成为实现他魂牵梦绕的理想的起点:结束过去战争连绵不断的历史而开始一个人类发展的和平新阶段。他想同俄国建立友好关系,在地球上消灭殖民主义,正式承认联合国是解决一切国际争端的最高法庭。”他在和他的忠实助手塞缪尔·罗森曼讨论这些问题时说:“只要一想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和平得不到保证,人类还将受到浩劫,我就不寒而栗。”所以,虽然“罗斯福从来不把自己当作救世主”,但“他认为自己的责任是紧紧抓住……机会,争取世界上的和平和互相谅解。”该书作者不像其他苏联学者那样,认为罗斯福积极谋求建立联合国,只是为了美国战后控制世界。
该书作者还指出:“美国总统毫不怀疑,战后世界的特点之一将是消灭形形色色的殖民地、保护国、托管国等。他谴责了丘吉尔的做法:丘吉尔竟妄图把英国对印度这样的大国、对其他许多较小的‘殖民地’、‘自治领地’……的统治永久保持下去。”而罗斯福则允许菲律宾独立。对于苏联教条主义的作者们所喋喋不休地批评罗斯福谴责英国人的殖民主义不过是想把英国殖民地夺到美国手中来的说法,他一字未提。
最后,罗斯福的对苏政策,当然也属于罗斯福外交思想与政策的范畴,但这个问题是本书论述的重点,值得单独谈谈。我们知道,苏联成立后,美国曾进行武装干涉,而且直到罗斯福执政前,美国一直不承认苏联。该书则详细阐述了罗斯福上台的那一年,就不顾所有顽固反共反苏派的反对,与苏联建交,而且还为此拒绝了他母亲的意见,让国务卿靠边站,撤销了国务院东欧司司长的职务。
不仅如此,该书作者还指出:1941年6月希特勒进攻苏联后,罗斯福派哈里·霍普金斯去莫斯科,让他亲自了解一下,苏联蒙受重大牺牲以后,还有没有能力同敌人打下去。当他确信苏联能坚持下去时,便建议给斯大林以援助,既提供军火,也提供军事工业所需要的材料。
“但是这一切已成为过去。现在(指1945年4月)希特勒德国的败局已定,一两个月即见分晓。此时此刻罗斯福最关心的是未来。未来的局面如何呢?罗斯福认为,同俄国和平相处是历史的必然性,没有任何可以取代的其他办法。”因为没有苏联的合作,要建立联合国、谋求战后世界和平是不可能的。作者在书中反复说明,罗斯福认为与苏联和平共处的政策不独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是长期政策,不是权宜之计。所以作者在前言中说,“罗斯福作为资本主义美国的忠实儿子,也是苏联的朋友。”
但是,罗斯福的这种对苏思想和政策,是受到他的战时盟友丘吉尔反对的,他的驻苏大使也反对,美国朝野人士支持的人也极少。所以罗斯福逝世不久后,美苏冷战就开始了。所以作者说,“我常常不由自主把他(指罗斯福)同后来的一些白宫主人相比,我认为他是值得仿效的榜样。”
本书还费了相当笔墨描写罗斯福20余年的婚外恋情,可与克林顿总统的婚外恋作对照,因篇幅关系,读者如有兴趣,请自己去看吧!
(载《黄河》1999年第5期)
注:A.B.恰科夫斯基:《未完成的画像》,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第2页。
A.B.恰科夫斯基:《未完成的画像》,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第14页。
A.B.恰科夫斯基:《未完成的画像》,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第14页。
A.B.恰科夫斯基:《未完成的画像》,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第15页。
A.B.恰科夫斯基:《未完成的画像》,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第20页。
A.B.恰科夫斯基:《未完成的画像》,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