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集 李商隐

李商隐《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1]

【原文】

将军大旆扫狂童[2],诏选名贤赞武功[3]。

暂逐虎牙临故绛[4],远含鸡舌过新丰[5]。

鱼游沸鼎知无日[6],鸟覆危巢岂待风[7]。

早勒勋庸燕石上[8],伫光纶汉廷中[9]。

【注释】

[1]次:途中留宿。昭应县:今天陕西临潼县。户部李郎中:指李丕。《藩镇传》:“丕善长短书,从谏署大将。稹拒命,军中忌其才,丕懼,遂自归,擢沂州刺史,迁汾、晋二州刺史。大中时,节度振武、鄜坊。”充:临时担任,另有本职。昭义攻讨:指讨伐昭义镇刘稹的军事行营的攻讨使、攻讨副使一类官员。会昌三年,昭义节度使刘从谏卒,子稹拒命,自为留后。诏以成德王元逵、魏博、何弘敬为攻讨使,与河东刘沔、河阳王茂元合兵讨之。四年七月,郭谊斩稹,传首京师。凡用将出使曰招讨使、曰招抚使、曰攻讨使,名小异,义实同也。昭义镇:辖泽、潞等州,在今天山西南部。

[2]将军:指攻伐大军的主帅晋绛行营节度使李彦佐。旆(pèi):军中大旗。狂童:狂妄无知的小子,此处指刘稹。

[3]赞武功:赞助军事。《诗经·七月》:“载赞武功。”

[4]逐:追随。虎牙:汉代有虎牙将军官衔,这里代指行营主将。故绛:春秋时晋国的旧部,名绛,迁都新田后,称“故绛”,唐朝时为翼城县(今天山西绛县)。讨伐刘稹的军事行营就设在这里。

[5]鸡舌:香名,即丁香。汉代尚书郎朝奏时须口含鸡舌香。李丕以尚书省户部郎中之身份远赴行营,故说“远含鸡舌”。新丰:指昭应县。昭应县由新丰、万年二县分出,这里不称昭应而言新丰,是为了对仗、押韵的需要。

[6]鱼游鼎沸:比喻叛军刘稹像开水锅中的游鱼,挣扎不了多久。《后汉书·张纲传》“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

[7]鸟覆危巢:指鸟在微弱时的树枝上筑巢,很快就要倾覆。

[8]勒:刻。勋庸:功勋。《周礼·夏官》:“王功曰勋,民功曰庸。”燕石:燕然山的石头。在今天蒙古国杭爱山。东汉窦宪抗击匈奴,燕然勒石记功凯旋。

[9]伫:期待。光:荣耀。纶(fú):指皇帝的命令,此处指皇帝封赏功臣的诏令。汉庭:借指唐朝廷。

【译文】

大军主帅李彦佐的大旗横扫刘稹那狂童,诏选有名的贤士赞助军事,出谋划策。暂时随着主帅趋赴晋绛行营所在地,路过昭应县恰好与我相遇。鱼游在沸水之中便没有几日可活,鸟儿在快断的树枝上筑巢不需要风便能倾覆,这就是刘稹的处境。希望你能早日如窦宪一样刻石记功,回朝廷接受皇帝的褒奖。

【赏析】

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昭义镇节度使刘从谏死,其侄刘稹据镇自立,抗拒朝命。刘从谏生前养精兵十万、粮草十年,朝中大臣惧怕其实力,同事担忧回鹘余烬未灭,此时征讨,恐国力难支。然宰相李德裕坚决主战,以维护中央集权,并组织兵马镇压。李郎中便是与诗人有旧,且随行之人。诗人批判刘稹分裂国家、枉为人臣,坚信其必自取灭亡;坚定主张讨伐绝不姑息的态度,表现出了诗人强烈而赤忱的爱国情怀,壮丽浑雅,有金石之声。

首联叙述中有议论有抒情,写朝廷派大将讨伐叛军,诏选有才之士随行,交代背景。“扫狂童”与“赞武功”形成鲜明对比,诗人直斥刘稹为“狂童”,流露出极端的厌恶与鄙视,而热烈赞颂征讨大军的激昂澎湃之举。“扫”写出了正义之师不可抵挡的横扫之势,诗人认为此次战争必然胜利。颔联将典故与地名完美融合,谓李郎中路过昭应县与诗人相逢,承上联的军事行动,此等相逢即隐含“别”意。颈联用“鱼游沸水”“鸟覆危巢”两个描述刘稹的处境,形象生动,蔑视刘稹之流的无耻行径,渴望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尾联借祝愿李郎中的早日凯旋,刻石记功。再次强调诗人主张征伐的态度,然终有应酬成分,余味稍显逊色。全诗慷慨激昂,豪迈高亢,丝毫不见儿女般的离愁别绪,在李商隐的送别诗中独树一帜,自成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