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集 李商隐

李商隐《出关宿盘豆馆对丛芦有感》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出关宿盘豆馆对丛芦有感[1]

【原文】

芦叶梢梢夏景深[2],邮亭暂欲洒尘襟[3]。

昔年曾是江南客[4],此日初为关外心[5]。

思子台边风自急[6],玉娘湖上月应沉[7]。

清声不逐行人去[8],一世荒城伴夜砧[9]。

【注释】

[1]关:指潼关。盘豆馆:在河南省灵宝县境,潼关以东四十里。相传汉武帝过此,父老以牙豆盘献而得名。丛芦:芦苇丛。

[2]梢梢:形容风动草木之声。夏景深:夏景将残的样子。

[3]邮亭:即驿馆,指盘豆馆。洒:洗。

[4]江南客:《樊南文集·祭裴氏姊文》:“浙水东西,半世漂泊。”冯浩曰:“唐时之江南,其道甚广,浙西、浙东、鄂岳江西、湖南、福建、黔州,凡七观察史所管辖,俱载《元和郡县志》。”

[5]关外心:用汉代楼船将军杨仆耻为关外民的典故,暗指诗人由校书郎之京职出为弘农尉,心情有如杨仆。

[6]思子台:《汉书·戾太子传》:“上怜太子无辜,乃作思子宫,为归来望思之台于湖。”颜师古注:“其台在今湖城县之西,阌乡之东。”

[7]玉娘湖:王士祯《秦蜀驿程后记》:“过阌乡盘豆骤,涉郎水,即义山所云之玉娘湖。”未详其所本。此湖应距离盘豆馆不远。此二句含母子挂念、夫妻相思的意思。

[8]清声:芦叶梢梢之声。逐:一作“远”。

[9]世:一作“任”,又作“宿”。伴:一作“半”。

【译文】

风吹着芦叶,萧萧作响,夏景将残。暂且在驿站投宿,洗去满身风尘。我曾经漂泊江南,如今第一次外调关外。思子台边的风吹得很急,玉娘湖边的月亮应该下沉。芦叶的清音没有随过往行人一起离去,一直和着荒城中的捣衣声,令人彻夜难眠。

【赏析】

此诗应作于开成四年(公元839年),诗人离开京都秘省,赴任弘农尉途中。这次调补,李商隐由清资降职俗吏,内心抑郁,途中又起怀母念妻之情,内心百感交集。

首联交代时间、地点,照应诗题。诗人由眼前的景物起笔,开始徐徐诉说。就在这个深夜,他在盘豆馆驿站暂留,洗去一身的尘土与疲惫,听见夏夜的风吹着芦叶,沙沙作响,似乎也获得了短暂的安宁,内心的烦躁和郁闷暂歇。既写景而兼叙事,又为颔联和颈联的抒情预伏一笔。

颔联由“丛芦”自然联想至江南,由江南联想到即将上任的关外,追忆自身漂泊无定的一生。“江南客”与“关外心”,一南一北,一少一老,形成鲜明的对比。昔日还是少年之时,曾流寓江南,虽也感羁旅愁思,却心怀理想和抱负。如今由京入关外,却深感时光匆匆,遇合无望,深刻地体会到了楼船将军杨仆不愿成为函谷关外民的心情。有怨意而无怨词,愈感身世悲凉。

颈联由己而思人,抒发自己对母亲和妻子的思念之情。“风自急”遥应“芦叶梢梢”,由“风自急”推测距离应较近。“月应沉”中的“应”表推测和不确定语气,距离应较远。风急、月沉皆为诗人的联想,渲染凄凉的夜色,暗合诗人坎坷的人生,黯淡的心境。

尾联回归眼前之景,再次点到“对丛芦有感”。通过行人已去,唯有丛芦梢梢声与砧声相和,暗示夜已深,却孤枕难眠,抒发孤寂凄凉之感。“一世荒城”四个字,折射的是诗人内心无比苍凉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