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长短一望而知
梁先生语录:
这时候学问过程里面的甘苦都尝过了;再看旁人的见解与主张,其中的得失长短都能够看出来。
虞世南有两句脍炙人口的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而王之涣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代杜甫也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无不在强调,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试问,在山中看群山,能看到山的全貌吗?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深处山林之中,看山犹如雾里看花,难以清楚地望见山的全貌。若想一眼尽览层叠的群山,博览崇山峻岭的蜿蜒屈曲,我们必须站到高处去。
而求学、为学、治学亦如此。如想成就自己的学问,对于别人的得失与长短,能够达到“一望而知”的程度,就必须把自己置于高处。具体地说,就是和他人相比,自己的学问要略胜一筹,是别人难以企及甚至是无法企及的。
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不是一时一刻的努力能成就的,也不是一段时间的努力就能实现的。相反,这不仅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也需要日积月累的积攒,更需要独辟蹊径的研究视角与观点。
梁先生谦虚地说,(在学问上)对于“得失长短一望而知”这一点,自己“亦不过庶几望见之尔——只是望见,非能实有诸己”。事实正好相反。举个例子来说,梁先生在哲学上的众多观点是极为新颖而又独到的。他赋予中国传统哲学中“生生”概念以本体论和近代生物进化论的意义,认为“宇宙实成于生活之上,托乎生活而存者也”。从中我们不难看到,梁先生不仅能站在前辈哲人的肩膀上进行思考,而前人观点中的不足之处,他也能及时地发现。正因为如此,所以他能另辟蹊径,找到研究中国传统哲学中“生生”概念的其他视角,比如将进化论的意义注入其中。而这不正达到了“得失长短一望而知”的高度了吗?
生活中,我们常听到老人掏心掏肺地对我们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而他们说这话的依据常常是: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我吃的饭比你吃的盐还多。归根到底,其所强调的是经验的重要性。然而,在求学、为学与治学的过程中,要将自己的学问水平置身于高处的方法,自然也少不了经验。当然,这里的经验,不是依年龄而定的。而是依个人对学问的态度而定,但是,这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
更为具体地说,要让自己的学问达到“得失长短一望而知”的高度,我们必须经历一番甘苦。诚如人生中,要抬头挺胸地站在人前,背后要吃很多苦。学问胜人一筹,也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
试问,若是认为自己自幼愚笨的梁先生没有比别人付出更多,他能改愚为明,化柔为刚吗?又何况是要达到“得失长短一望而知”的高度?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而这其中的甘苦,具体来说,指的是什么呢?根据梁先生的经历,主要有以下几点:
要因“肯用心思”而得“主见”。毋庸置疑,主见的来源,不是天马行空的空洞的想象,而是有据可依的新知。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也可称之为“灵感”。更为形象地说,需要瞬间的顿悟。这一瞬间的灵感,就如即开即逝的烟花。可是,为了遇见它,又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艰辛。
总而言之,若想让自己的学问达到“得失长短一望而知”的高度,青春年华时须得认真学习、勤思考,做到“自家有判别”才行。要有能“感觉出旁人意见与我两样”的敏锐度。这样一来就容易在对比中发现不同之处,发现问题之所在,进而谋求一个解决的办法。而这,较之洋洋得意于自己的观点的人来说,是更为进步与聪明的。长期如此,便能让自己的学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步。
此外,也要有归纳综合与以简驭繁的能力。常人所言的“深入浅出”无不来自对学问的融会贯通。而这,也正是不断提升自己学问的诀窍之一。
可以说,长此以往,我们便能有效地吸收自己所学习的知识,用梁先生的话说,就是“得要”;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变成自己的东西。这样一来,我们便能收获真正的学问。真正到了这一步,才能实现“得失长短一望而知”的目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因此,人生中,特别是青春年华中,我们要立足于自己的长远发展,为实现“得失长短一望而知”的目标做准备,勤奋刻苦,努力学习。要知道,有实力,有经验,才有资格指点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