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集 贺铸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赏析、写作背景、作者表达思想情感解读?

青玉案

取义于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常见体式为双调六十七字体。大多上下片不换韵,押仄声韵到底。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凌波不过横塘路①,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②?月桥花院,琐窗朱户③,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④,彩笔新题断肠句⑤。试问闲愁都几许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⑦。

注释

①凌波:形容女子步履的轻盈。横塘:在苏州城南十里处。

②锦瑟华年:意谓青春时光。

③“月桥”二句:月桥花院,一作“月台花榭”。琐窗,有花纹的窗户。二句写想象中美人的居处。

④蘅皋:长着杜蘅香草的泽边。

⑤彩笔:笔的美称,传说南朝诗人江淹曾梦有五色笔(见《南史·江淹传》)。

⑥都:总共。

⑦梅子黄时雨:江南四、五月间细雨连绵,时正值梅子成熟时,故俗称梅雨。

赏析

贺铸晚年退居苏州,住在城外十里处的横塘。这首词即作于此时此地。它写的是作者与一位美丽女子的邂逅,以及由此生发的怅惘心情。“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凌波”用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的典故,指女子轻盈优美的步态。“芳尘”指美人的行迹。这几句描述了短暂的相遇场景,通过女子背影的刻画,展示了她优美的仪态,使读者仿佛闻到了她馨香的气息,同时也透露了词人无可奈何、怅然若失的心情。“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这几句以词人的揣测进一步表现他对美人的痴情和思慕。在作者的想象中,美人一定是居住在花木环绕、雕梁画栋的深宅大院里,尽管她也可能是孤独寂寞的,可是我的一番相思之情却是无论如何也难以寄达的啊。上片以这种揣测中的惆怅结束。

下片写作者的愁思。“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上句实写横塘景色,又暗用江淹《休上人怨别》“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和曹植《洛神赋》“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句意,自然贴切地表现了词人凄婉哀怨的情感。满腹愁情不能自已,发之于辞章,只能是令人伤感的“断肠句”了。“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最后四句总括描写这因路遇美人引起的“闲愁”。先以“试问闲愁都几许”的问句提起下文,然后以精妙的比喻作答。这三个排喻,既是写景,又是传情,在情景交融中结束全篇。它为贺铸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得到一个“贺梅子”的雅号。它到底好在哪儿呢?

首先,它们是用具体而生动的景物表现了抽象的、难以捉摸的细致感情。这种化抽象为具体,很多文人都有优秀表现,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的“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这是以水喻愁。也有以山喻愁的,如杜甫“忧端如山来,贐洞不可掇”,赵嘏“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而贺铸的比喻既非山,也非水,非常新奇。不仅新奇,且连用三个;并且这三个都不是单纯之物,而是复合的景色。草是烟雾中的草,而且是一望无际的平原上的烟草,絮是在风中飞动的絮,而且是满城的飞絮,雨是梅子黄时下个不停的雨、如雾如烟的雨。这三句本是用作比喻的虚景,但所写又确实是春末夏初横塘一带的景物,这江南烟雨迷蒙的景象本足以引起纷乱的愁绪,所以写来就显得亦景亦情,比兴难辨,虚实交融。

贺铸一生怀才不遇、沉沦下僚,他写词又善用香草美人之譬寄托情怀,这首词正体现这个特点。他大概在横塘附近曾经偶遇那么一位女子,心生好感,但他并非像一些痴情种那样一定想与她相识,其实只不过是在这女子的身上,寄托一些美好的遐想、一些美人迟暮的悲哀,以及一些身世之慨。所以,这首词虽然写了相思,却并非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同样著名的辛弃疾的《青玉案》也是这个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