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其心,害于其事;发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一个平常人的内心若存着不正的心念,这种存心必定会危害到他处理任何事务的公正。所以说“生于其心,害于其事。”既然处事有不正的作风,若是让他为政主宰国家的话,也必定会危害到治国的任何政策上。所以说“发于其事,害于其政。”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任何显现在外的事,不论是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件事的作为,甚至一个治国的政策,原先都是从一个人内心的言所散发出来的。当然能不能养得起浩然正气,也与这个存心息息相关!这也就是孟子为什么把养浩然之气和知言相提并论的原因。我相信即使再有圣人出现,也必认同孟子这番见解,因此“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当然,内心存着不正的言,不仅能害于其事、害于其政,也能消亡一身的正气;但反过来说,内心若存着正当的言,不仅能益于其事、益于其政,也能长养一身的浩然正气。好比每当你凡事开阔地往大处、远处着眼时,胸中必常有一股浩然正气在;而凡事狭隘地往小处、短处看时,胸中必有股狭隘阴私的欲望在。
所以“正见”必有正气满腔的感受在茁壮,而阴气则日渐消亡;“邪见”必有阴私满腔的感受在茁壮,而正气日渐消亡。坚持胸中的正见,也就是护持了正气,放弃了胸中的正见,也等于是放弃了正气。因此知道自己内心的言正不正,才能养出一股浩然之气。“知言”与“气”原不可分,只是大家缺少观察,所以不明了它们的关系而已。
而内心要存着什么样的言、什么样的存心,才有助于养出一身的浩然正气呢?才能有益于身心性灵的健康呢?偶尔在网络上看到一篇流传的文章,借来分享给各位参考:
传统固有的人生训诲,强调好心有好报,但这样的教诲,在科学昌明的今日社会,难道只能有一种道德教条,无法以科学方法来证实吗?直到读到美国著名精神科医师戴维·霍金斯的著作《Power vs.Force》,才让我大开眼界,知道善恶报应还真有其科学根据呢!
原来情绪是有频率的,物理学家已经证明世界上所有的固体都是由旋转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有着不同的振动频率。我们的人身也是如此。戴维·霍金斯经过20年长期的临床试验,其随机选择的测试对象横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南美、北欧等地,包括各种不同种族、文化、行业、年龄的区别,累积了几千人次和几百万项数据,他把人的情绪映像到1~1000(100Hz~100000Hz)的范围。他发现任何导致人的振动频率低于200(20,000Hz)的状态会削弱身体,而从200到1000的频率则使身体增强。霍金斯发现,诚实、同情和理解的意念,改变身体中粒子的振动频率,进而改善身心健康。邪念会导致最低的频率,当你想着下流的邪念,你就在削弱自己的健康。经过精密的统计分析之后,结果让人大开眼界,兹摘录其主要项目如下:
1.羞愧耻辱:20 2.恶念谴责:30 3.冷漠绝望:50
4.忧伤懊悔:75 5.恐惧焦虑:100 6.渴求欲望:125
7.愤怒怨恨:150 8.骄傲轻蔑:175 9.勇气肯定:200
10.信赖:250(中性) 11.温和希望乐观:310 12.宽恕原谅:350
13.理性谅解:400 14.关爱尊敬:500 15.安详平静:540
16.喜悦快乐:600 17.开悟正觉:700~1000
这么说来,古人强调做人要宽恕、要有爱心、要尊敬他人……都是有很深切的道理的。了解了这个道理之后,就尽量让我们有更开阔的存心,时时保持在250以上,才能有益自己的身心。并请您在各种烦恼来袭时,在黄庭里面天天保持平安与喜悦的心境才是!
谈到观照,《金刚经》叫我们要观照自身的实相,叫我们单纯地体验身中的感受。然而接近“实相”只是第一个过程,有了实相就像一块地基被打扫干净了,但上面还没有看到任何有益的建设,这并非最后的目的,接下来是要建设起什么有益的东西来,才能使这净土发出光芒。而那个能让佛性发光的东西就叫志!向上的心念叫做志。接近实相后若没有向上的志来护持,这个实相很快地又会退转到贪嗔分别的习气中了,这块好不容易才打扫干净的地基,马上又要被人倒很多垃圾在上面了。
因此想要有“不退转”的心,所靠的就是向上的志,这些能长养浩然正气的志,包括宽阔慈悲的仁,忍辱负重的义,依序而行的礼,辨明是非的智,踏实无华的信。这些存心都能使胸中产生一股浩然的正气,滋养着我们的法身。能时时存着这样的心,才是真正的知言,也才是真正在长养自己的浩然正气,真正的对身心性灵都有益处。
现在的人喜欢走遍千山万水去找寻旺盛的气场,或有灵气的地方,然后在气场上猛吸气!这种外求的人丝毫不知道存心的重要,不知道世上最有灵气的地方就在你的内心,不知道浩然之气源自纯正的志,不知道浩然之气只能从自己的内心里长出来,而不是从外面吸来的。他们这种外求的修法,在《金刚经》《心经》里看不到,在《大学》《中庸》里也看不到,在《道德经》《清静经》里也看不到,各教圣人都不提倡,为什么还能迷惑一大群人呢?这都是未读圣贤经典,堕入了尚玄好奇的陷阱,所以才会“生于其心,害于其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