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略》

目录体

目录学是指通过书籍的分部、归类、着录以至提要等反映书籍的情况,显示学术发展的概况。目录学的“目”指书名或篇名,“录”是对“目”的说明和编次。所谓“说明”是指作者的简介,书籍的卷次、版本、内容提要等;“编次”所指的则是分部归类。

我国的目录学源远流长,单独的目录书则几乎各代都有。首先创造这一文体的是西汉的刘向。“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录而奏之”,刘向在奉命整理皇室图书的基础上,编纂成最早的目录学专着《别录》。其子刘歆又在《别录》的基础上编成《七略》。《七略》又经过增减删削,编纂成《汉书·艺文志》。从《汉志》问世以后,凡正史有“志”的,基本都设“艺文”或“经籍”志,目录也成为正史的一部分。

对读者而言,目录书又是一种读书指南,可以作为引导为学的门径,所以,目录学和目录学方面的书籍向来深受学者们的重视。清代史学家王鸣盛曾经称赞说:“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

《七略》

《七略》系刘歆编纂。刘歆曾与其父刘向共同校订皇家藏书,对六艺、传记、赋、诸子、术数、方技等都有极精深的研究。其父亡故后,刘歆子承父业,主持完成了皇家图书的整理工作,并在其父《别录》的基础上编纂成《七略》。

《七略》是皇家所藏群书的提要,它们是《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内容主要是论述学术源流及各门学术的宗旨。

此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群书分类书,对我国的图书分类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史志中的“艺文志”或“经籍志”以此为渊源,后来的“四部”分类法基本上是由此衍化而来,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也是根据此书删改而成。可惜的是,此书已经失传,但由《汉志》可以窥其大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