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思想家晁错
晁错 (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54年),西汉颍川 (今河南禹州市)人。早年曾在轵 (今河南济源东南) 师从张恢学习战国时申不害和秦代商鞅的 “刑名之学”。惠帝时,他因为词章修养甚高,而被任命为太常掌故一职,负责保存朝廷文书典籍,研究国家典章制度。朝廷派遣晁错随伏生学习 《尚书》。不久,因深得伏生之学而被任命为太子舍人,为太子所信任而号称“智囊”,晋升为门大夫,迁博士。多次上书提出自己的政治思想主张,在回答皇帝的策问中,被视为当朝第一,深得文帝赏识,加官为中大夫,掌管朝廷谏议顾问。于是他 “更所从令三十章”,这一举动引起了诸侯国的强烈不满。文帝虽然没有全部听从,但更加赏识他的才能。景帝即位以后,任为御史大夫。晁错在如何治理国家、发展经济、防御外敌和加强中央集权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主张,得到景帝的采纳。景帝三年 (公元前154年),吴、楚等七国以诛晁错为名,发动武装叛乱,晁错为吴相袁盎所谮,被杀,时年46岁,虽然他著有《晁错》31篇、《晁氏新书》3篇,但均已亡佚,故其生平事迹、思想主张,仅可从《史记》与《汉书》本传及一些佚言得知其梗概。
在如何治理国家问题上,晁错回答文帝所提策问“明于国家之大体,通于人事之终始”两个问题时,认为国家之大体和通人事在于配天地,顺人情。他说: “动静上配天,下顺地,中得人。”然后风调雨顺、民和,“此谓配天地,治国大体之功也”。而通人事则在于本人情,晁错把人情归结为四种欲望,即寿、富、安、逸。他的看法是与法家的主张基本一致的,惟一的区别在于晁错在法家的基础上增加了儒家的调和剂,即“取人以己,内恕及人”。这是与晁错本身兼通法家、儒家学说有关的。
晁错主张承认人欲而有分寸地加以适应和引导。认为为政之忌是违反人情; 如果能够顺人情,那么君主与天下的老百姓就能实现和谐,而要做到顺人情,晁错特别强调注意民众的衣食和赏罚,并把这个视为为政之首。他在著名的《论贵粟疏》 中指出:“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明主知其然也,故劳民于农桑,薄赋敛,广蓄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晁错把使人们安定看成是帝王的首要之责,生养万物。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晁错的思想不完全是属于法家,而是以儒术补法家之弊。
在经济思想上,晁错坚持重农抑末的主张,认为这是保证衣食之源的重要手段。他在《论贵粟疏》中批评了汉初重农抑商政策流于形式的口号,他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不能只靠法令。因为人们的行为是受利益驱使,所以是否务农,关键在于是否有利可图,如果没有利益可图,单纯的行政命令是无济于事的。根据当时的情况,晁错提出了贵粟的主张。他建议实行以粟赎罪和输粟为官,粟贵而趋农,国家贮备了大量的粮食,既可以备荒,又可以备战。
从晁错在经济问题上的思想认识和主张来看,尽管他认识到了人们的经济观取决于利,并且针对当时的情况,指出驱民于农在于贵粟,但是,他这些主张的出发点完全是取决于政治需要的,并不是从市场的角度来看问题。他所提出的用粟赎罪、买官作为贵粟的措施办法,从根本上说,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相反,只会招致政治上的更加腐败和社会经济的无序。
他从法家的思想和主张出发,认为法律不是使民慑服和畏惧,置民于死地,而是“以之兴利除害,尊主安民而救暴乱也”。针对当时所奉行的重罚倾向,晁错指出,行赏不是妄予和表示恩惠,而是为了 “劝天下之忠孝而明其功也。故功多者赏厚,功少者赏薄”; 与此相应,行罚决不可肆意示威,而应该是“以禁天下不忠不孝而害国者也。故罪大者罚重,罪小者罚轻”。
晁错认为统治者必须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只有这样才能防止重蹈覆辙。为此,晁错深刻地分析和总结了秦王朝的成败得失和汉初政治的偏颇。他认为秦王朝的失败在于“任不肖而信谗贼”,从而造成奢侈无度、妄赏罚、轻人命及奸吏侵夺的局面。进而分析说: 要防止秦朝的局面重演,根本在于除其乱法。他认为汉初政治的偏颇,最根本之点在于君主奉行黄老之术,即推行所谓无为而治。他在《贤良对策》 中直言批评汉文帝 “未之躬亲,而待群臣” 的做法,结果造成国政不顺,“民不益富,盗贼不衰,边境未安”。
再次,针对当时侯国日益与中央分权的情况,晁错继贾谊之后,重申削藩的必要性和严正性。他在《削藩策》 中讲,藩王与王权的决斗是不可避免的,所谓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 不削之,其反迟,祸大”。不削藩,“天子不尊,宗庙不安”。从后来的实际情况来,充分证明晁错的分析是十分深刻的,表明他与贾谊一样,具有一定的政治远见。
在防止外患方面,由于当时对中原王朝的威胁力量仍然是从秦以来就形成的匈奴,所以,晁错的观点也局限在对待匈奴问题上。他批评秦王朝在匈奴问题上是知攻而不知守,而西汉王朝却走向另一个极端——知守而不知攻。认为这两种政策都不足以解决匈奴的入侵和骚扰。他在分析比较匈奴与汉王朝的优劣长短之后,指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是“以蛮夷攻蛮夷”、徙民实边和选择良将守边。
晁错作为汉代著名的政论家,法家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其思想与传统法家的思想有着明显的不同,表现出以法家为主,儒法合流的特征。在一定意义上,他可以说是推动传统思想发生变化的重要人物之一,因此,他在思想史上有着不可低估的地位,其政治思想和经济问题上的建议则更是影响了当时和后来,特别是汉王朝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