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历》的控拆
《大明历》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刘宋大明6年(公元462年)著名科学家祖冲之主持编制的一部历法。在那以前,人们一直沿用多年的旧历法,误差越来越大。西汉末年,刘歆开始察觉到冬到点实际位置与旧历法有出入。东晋的虞喜又看到二分(春分、秋分)点比古代西移。南朝的何承天利用舅父和自己共80年的观测研究资料,计算出冬至点的位置100年会向西偏移1度。这些实际上是观测到了地球自转轴方向变化引起的冬至点位置“岁差”现象。祖冲之在我国历史上首次把岁差理论应用到历法编制中,推算出回归年长度为365.2428148,提出144/391的设置闰月的周期,这和今天的推算值只差46秒。这些使得大明历比旧历法更加科学,更加准确。大明历完成后,祖冲之上书给宋孝武帝刘骏,要求推行。但是朝中权臣戴法兴竭力反对。祖冲之指出“冬至所在,岁岁微差”,戴法兴却说冬至点“万世不易”责骂祖冲之“诬天背经”,强调闰年设置是“古人制章”“此不可革”,攻击祖冲之“削闰坏章”,还说“岁差”“非凡夫所测”。面对戴法兴的攻击,年仅33岁的祖冲之勇敢反击,写了著名的《驳议》,指出天体运行“非出神怪,有形可验,有数可推”旧历法“乘谬既著,辄应改易”。他还把元嘉13年(公元436年)23年间4次月食与大明历比较,结果丝毫不差。但是尽管如此,由于戴法兴是个有权势的大官,说话占地方。他一反对大明历,“天下畏其权,论者皆附之”,满朝文武对祖冲之和大明历群起而攻之,朝臣中支持祖冲之的只有一个人,皇帝也听信戴法兴的话,不准新历颁行。结果大明历经刘宋、南齐两个朝代,直到祖冲之死后10年,才在他的儿子祖暅之的坚决请求下,于梁朝天监9年(公元510年)正式颁行。
大明历以自己抱恨近半个世纪的遭遇告诉人们,被因循守旧、反对变革思想充斥头脑的当权者是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历史发展的最大障碍。他们可以用自己的权势、命令、威望和影响,有意、无意地阻碍新思想、新事物、新发明、新发现的产生、成长和壮大,甚至它们于死地。每一个掌握着一定权力的人一定要以戴法兴为戒,努力用科学、民主、求实、热诚的态度对待新思想、新事物、新发明、新发现,帮助和扶植它们,否则就会使自己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