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伤旅行”在绝望之路

“感伤旅行”在绝望之路

十八世纪后期,欧洲产生了感伤主义文学流派,它发源于英国,辐射了整个欧洲大陆,并对十九世纪浪慢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当时的英国,刚刚经历了一场工业革命,资产阶级统治得到巩固,这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加剧了社会矛盾。资产阶级中、下层人士越来越感到社会上的贫富悬殊,自己的生活和社会地位得不到保障,感伤情绪因此产生。感伤主义文学正是这些情绪的反映。

在英国作家撒缪尔·理查生的小说中,已经出现了感伤的因素。理查生善于描写善良女子令人心酸的处境和她们的凄苦心境,并以此获得读者感情上的共鸣。如《帕米拉》中帕米拉企图自杀前的心理,《克莱丽莎·哈娄》中克莱丽莎受折磨时的境况和悲痛,曾使当时许多读者流泪。正是这一特点,使他的作品具有了感伤主义色彩。

但是,英国感伤主义代表作家是劳伦斯·斯泰恩,感伤主义就是以他的小说《感伤旅行》而得名的。《感伤旅行》写作者自己在英法战争时期取道法国去意大利的经历。作品主要不是写作者见到的生活现实,而是写他对一些生活小事的感受和异想。斯泰恩对别人的心情也极为敏感,要求彻底解放感情,宣扬感情至上。因此,在《感伤旅行》和其他一些作品中,充斥着感伤情调而缺乏深刻的社会意义。

理查生、斯泰恩和其他感伤主义作家由于过分夸大感情的作用,都细致描写人物的心情和不幸遭遇,以此来唤起读者的同情和共鸣。他们有时也对受压迫的劳动人民的生活疾苦表示怜悯,具有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但更多的时候他们是沉溺于感情世界,脱离社会现实,甚至喜欢抒发个人对生、死、黑夜和孤独的哀思,致使他们的作品常常充满悲观失望的情绪以至对生活绝望的哀号。

在文学作品中,适当表现感伤一类的情绪并不是不可以的,过分的强调和夸张则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