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杭车中》原文与翻译、赏析
徐志摩
匆匆匆! 催催催!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
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
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
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
催催催! 是车轮还是光阴?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赏析】 这首诗作于1923年10月30日,发表于1923年《小说月报》第十四卷第11号,原名 《沪杭道中》,后收入 《志摩的诗》。
诗中,意象的新颖确实令人叫绝。胡应麟在 《诗薮》里说过: “古诗之妙,专求意象。”何景明在《与李空同论诗书》里又指出:“意象应曰和,意象乖曰离。”意是心意,象是物象,心意和物象融为一体,就有了和谐的意境美了。我们通常说的以景寓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技巧,就是这个意思。诗人在这首诗里,不仅承袭了中国传统的意象手法,而且在向外国诗歌学习中,对“意”又有了新的艺术处理。徐志摩笔下的“意”,不是静态意义上的“意”,而是发挥了诗人想象力的一种“意”。在评论济慈的《夜莺颂》时,徐志摩就曾反复强调,情景交融的完美境界,正是想象力最纯粹的境界。
《沪杭车中》的前半首,诗人连用了九个描述性的意象——烟、山、云、水、桥、橹声、松、竹、红叶,由此组成了一幅江南秋色图,进而又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把车轮发出的声音,化成了 “匆匆匆”、“催催催”两组象声又寄情的词组,为后半首抒发人生感叹做了铺垫。如果说诗的前半首是以景寓情的话,那么,到了后半首诗人就是直抒胸臆了。你看,诗人借那“艳色的秋景”,首先引发起梦境似的幻觉,进而又按捺不住灵府里深藏着的种种人生的感触,径发出了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的感叹。
在这首诗里,诗人巧妙地把诗的情思与现实的物象有机组合,感情被物象渗透,物象直射出感情来,诗作又模拟车轮的节奏和列车行进的声响,使得韵律急促、明快而又蕴含着深沉,那韵律的音乐美是与景致的画面美谐和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