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原文与翻译、赏析

《菩萨蛮》原文与翻译、赏析

辛弃疾

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注释】 ①造口: 在今江西万安县西南。②郁孤台: 在今江西赣州市西南,赣江经台下向北流去。清江水:即澄彻的江水,指赣江。③长安:此处借指北宋京城汴京 (今河南开封)。④鹧鸪: 其鸣声好似“行不得也哥哥。”《鹤林玉露》说此句 “谓恢复之事行不得也”。

【今译】 呵,你这从郁孤台下流来的江水呵,多么澄鲜,

它掺和着多少苦难人民的斑斑血泪,血泪斑斑!

极目西北望,多想把那沦陷的京城看上一眼,

可惜,无数山峰挡住了我的视线。

黑色的山头呵,能挡我视线,挡不住我心中狂澜!

不知为何缘故,面对这暮霭迷茫的江天,

我的内心却又充满着无限的忧烦,

噢,原来是深山里正传出了一声声“行不得也”的鹧鸪的叫唤。

【赏析】 这是辛弃疾于淳熙三年 (1176)任江西提点刑狱时在造口写的一首小令。这时距他南归以来已经十七年了。南宋朝廷虽给他几任地方官做,但对他曾经建议的收复失地的意见根本没有采纳。中原大地,仍遭敌蹄蹂躏。当他来到这个有历史意义的造口地方时,不禁想起40多年前的往事来。那时(1129年)金兵大举南犯,兵分两路,追隆裕太后的一路沿着赣江从南昌追到吉州,在吉州时,太后险些被追上,后又南逃赣州才安全脱险。而金兵只追到造口,不获而返。太后虽然脱险了,但由于金兵沿路烧杀抢掠,所到之处人民受了极大灾难。面对着造口这个历史陈迹,词人引起了辛酸的回忆,发出了沉痛的感慨: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词人从表面清澄的江水看到了其中掺和着千千万万苦难人民的血泪。在那“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南宋统治集团眼里,他们是根本不可能从“清江水”里发现“行人泪”的。历史的国耻,早已忘得干净,沦陷区人民的苦难,更是不管了。词人从眼前的江水联想到过去的历史,历史是屈辱的历史,那么现实又是怎样呢?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词人极目向西北方向眺望,多么想能把沦陷的京城看一眼呵,可是它被无数的山峰挡住了。正反映了对国土沦亡的沉痛感情。

紧接着上片写山峰挡住词人的视线,下片却从山峰挡不住眼前奔腾流泻的江水生发开去,以之比喻自己抗金复土的热情。于是诗人发出了咆哮:“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黑色的山头呵,尽管你能挡住我的视线,却挡不住翻腾在我胸中的抗金救国的狂澜! 这是全诗的高潮,感情的沸点!然而这终究只是词人的主观愿望而已,在那主和派当权的南宋黑暗现实里,根本无法得到实现。这一点,对南归十几年来的辛弃疾来说,已经早有领略。这就是词人的内心苦闷,也是当时客观现实里主战派与主和派的矛盾的反映。而最后二句:“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就是这种内心苦闷的委婉表达。

在写了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二句气势磅礴、激情沸腾的诗句之后,为什么词人发起愁来呢?不是别的原因,只为深山里传出鹧鸪声,它使劲地叫唤“行不得也哥哥”。如果说“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是诗人内心激情的浪漫主义抒发,那么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正是诗人感到时局艰难的现实主义写照。

此词采用寓情于景的艺术手法。其“情”已如上述。那么所谓“景”又是什么? 一曰“山”,一曰“水”。开头两句,主要写“水”,为了指出“江水”里有“行人泪”,特意在“江水”之前加了一个“清”字。诗人以沉痛的感情描绘人民所遭受的苦难,正是通过“江水”之“清”与“行人泪”之“多少”这两者的对比映衬而传达给读者的。三、四两句主要写“山”。五、六两句既写“山”,也写“水”,但重点写“水”。末了两句,既写“水”,也写“山”,但重点在“山”。但所存的“山水”,都是被作者赋予了主观感情的人格化了的“山水”。这里的“水”,流淌着“行人泪”;又象征着作者胸中的抗金激情。这里的“山”,专与人作对,令人产生厌恶之感,它挡住作者所怀念的京城,它传出了令人烦忧的鹧鸪的叫声。读者正是从这些“景”里吟味出词人所要表达的“情”来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在这首小令里的运用达到了极致,这也是它脍炙人口的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