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原文|注释|赏析|译文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2。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阚者3: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4。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5。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6。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7?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8。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9。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10。远之不畏死亦明矣。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11?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12。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13。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14。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15!
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16?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赢之余,虽欲去,必不达17。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18。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19!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20。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21。
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22。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
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23;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24。具食与乐,延霁云坐25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26!”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27。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28。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29!”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30。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又降霁云,云未应31。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32!”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张籍曰: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及巡起事,嵩尝在围中33。籍大历中于和州乌江县见嵩34,嵩时年六十余矣。以巡,初尝得临涣县尉35。好学,无所不读。籍时尚小,粗问巡、远事,不能细也。云:巡长七尺余,须髯若神36。尝见嵩读《汉书》,谓嵩曰:“何为久读此?”嵩曰:“未熟也。”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嵩惊,以为巡偶熟此卷,因乱抽他帙以试,无不尽然37。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巡应口诵,无疑38。嵩从巡久,亦不见巡常读书也。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39。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40。巡怒,须髯辄张41。及城陷,贼缚巡等数十人坐,且将戮。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42。巡曰:“汝勿怖,死,命也。”众泣不能仰视。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43。远宽厚长者,貌如其心。与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为兄。死时年四十九。
嵩贞元初死于毫、宋间44。或传嵩有田有亳、宋间,武人夺而有之,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45。嵩无子,张籍云。
【注释】 1张中丞:即张巡(709—757),邓州南阳(今属河南)人。唐玄宗开元末进士。安禄山叛乱时,他以真源县令起兵抗拒,后移守睢(sui虽)阳(今河南商丘市南),和太守许远共同作战。睢阳失守后,殉难。张巡守城时被封为御史中丞,故称张中丞。后叙,放在书后的序文,类似于现在的“读后记”。 2元和二年:(公元807年)元和是唐宪宗李纯的年号,张籍(768—830年?),字文昌,韩愈的学生,著名诗人。原籍吴郡(今江苏苏州市)。李翰,字子羽,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曾中进士,官至左补阙,与张巡是好友。巡死节后,他为之传记,上唐肃宗,以彰张巡功绩。该传今已不传,仅存其《进张中丞传表》(见《唐文粹》卷二五)。 3自名:自许、自负。阙:通“缺”,遗漏、缺漏之处。 4许远(707—758),杭州盐官(今浙江海宁)人,官拜睢阳太守,与张巡协力守城抵抗安禄山叛军,后城破被俘,送洛阳“不屈死”。雷万春,张巡部将,与巡同时被害。但其事迹不见本文,故有人认为这里的“雷万春”,应是“南霁云”之误。 5柄:权柄,此处指兵权。 6“两家子弟”,字面指张巡子张弃疾和许远子许岘,但实指张弃疾。事情是:安史之乱平定后,弃疾轻信谣言,上书唐代宗,说许远不忠于张巡,而屈服于叛军。要求追夺许远官爵。这是不明事理,误听传闻的失实之辞所致。通知:通晓、完全了解。辞服:请降。7尺寸之地:指地方极小的睢阳城。食其所爱之肉,指睢阳城被围,粮尽后,曾罗雀掘鼠充饥,继以妇女、男子老弱食之。张巡亦杀爱妾、许远也杀奴仆给战士吃。 8蚍蜉(pi fu皮扶),黑色大蚂蚁;蚁子,小蚂蚁,两者喻微小的力量。 9语:告诉。信:真实的、可信的。 10数日:计算日子。 11乌有:诘问词,岂有、哪有。 12说者:指议论、毁谤许远的人。诟(gou够):嘲骂、诬蔑。 13藏:同“脏”。脏腑,统指人的内部器官。 14尤:责怪、归罪。 15卓卓:形容卓越、突出。16卒:始终、到底。逆遁:预先逃走。 17将(jian匠):统率、带领。创残:受伤、残废。赢(lei 雷):瘦弱。余:指剩余士卒。 18讲:研究、谋算。 19就尽:将要死亡。日滋:一天天增多。沮(ju 举)遏:阻止。20数(shu 暑):计算。相环:相环绕,指四处都是。 21追议:追究、议论。淫辞:邪说,指毁谤张、许的流言蜚语。 22从事:唐代通称幕僚为从事,即帮别人做事。汴(bian 变)徐两府:今河南开封市和江苏徐州市。屡道:几次经过。双庙:后人在睢阳所建的张巡、许远的合庙。23南霁云:张巡部下勇将,魏州顿丘(今河南清丰)人。贺兰,复姓,即贺兰进明,当时任河南节度使,驻军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 24强(qiang 抢):硬要、强迫。 25延:请、邀请。 26义:用作状语,依据道义。 27因:于是。 28感激:感动激发。 29浮图:佛塔。著:同“着”,附着,指射进去。志:通“识(zhi 至)”,标记。 30泗州,唐时属河南东道,州治在临淮,为贺兰进明驻地。 31胁:威胁、胁迫。 32南八:南霁云排行第八,故称。 33于嵩:人名,生平无考。34大历:唐代宗李豫年号。和州乌江县,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浦。35临涣县:今安徽宿县西南的临涣集。尉:县里管理治安、缉捕盗贼的官吏。 36须髯(ran 然):胡须的总称。 37《汉书》:东汉班固所著断代史。帙(zhi 至)书套,此指套中的书。 38疑:迟疑。 39操:持、拿。立书:立即就写。 40仅:将近、多至、几乎达到。 41辄(zhe 哲):就、常常、总是。 42戮(iu 路):斩杀。旋:环顾四周。一说小便,或绕行。台湾学者有的从方言角度比照研究,认为“旋”是“破口大骂”的意思。 43乱:改变。阳阳:安详镇定,毫不在乎的样子。44毫(bo 博):毫州,今安徽毫县。宋:宋州,治所在今河南商丘。45夺:霸占。诣(yi 意):往、到。讼理:诉讼、告状。
【今译】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晚上,我同吴郡人张籍翻阅家中的旧书,看到李翰所著的《张巡传》。李翰以善写文章自负,所作的这篇传记颇为详细缜密;但遗憾的是还有缺漏的地方,即没有给许远立传,又没有记述雷万春事迹的始末情况。
许远虽然才能好象赶不上张巡,他打开城门把张巡迎入时,职位原本在张巡之上,但他却把兵权交给张巡而心甘情愿地居于下位听从指挥,没有猜疑妒忌。最后和张巡一道守城一起死难,建立了功劳与名节。睢阳城陷落被俘,他与张巡的死只不过是时间先后不同罢了。张、许两家的子弟才智低下,不能透彻了解各自父亲的心意,认为张巡不屈而死而许远却被俘,便怀疑许远怕死而向叛贼屈服投降。许远如果真的贪生怕死,又何苦坚守住这睢阳小小的一城,甚至和士兵分吃他所爱的人的肉,据此同叛军对抗而不投降呢?当他们被敌围困坚守孤城时,外面没有些微力量的救援,所想要尽忠的只是为国家与君主而已。可是叛贼告诉他们的却是唐王朝已经灭亡,皇上已经死了。许远眼看援军始终不来,而敌军又越来越多,一定会以为敌人的话是真的。外面没有可依靠的救兵而仍然拼死守城,城中人吃人都已快吃完了,即使是愚蠢的人也能计算日期而知道自己死亡的处所了,许远不怕死那是非常明显的呀。怎么会有城池失陷,他的部下都战死了,却独个儿含羞忍辱去求得活命呢?这即使是最愚蠢的人也决不肯做的。唉!怎么能说象许远这样贤德的人却干得出来呢?
毁谤他的人又认为:许远和张巡分地段守城,而该城被攻破是从许远负责守卫的地段首先突入的,并根据这点来责骂许远。这种见解又同儿童的看法没有什么两样了。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内脏必定先有损坏的部位;拿起一根绳子,然后把它拉断,那绳子也一定有先断折的地方。旁观者看到这种情况,跟着就责备受坏损的内脏和绳索首先断开的地方,那也是太不懂道理了。小人喜欢议论,不乐意成全别人的好事竟然达到了这种地步啊!象张巡、许远为国家所完成的事,功勋如此卓著,尚且避免不了毁谤,其他普通人又何必说呢!
当张巡、许远二公开始坚守睢阳城时,怎能知道别人最终不会来救援,而预先就弃城逃走呢?如果这地方守卫不住,即使逃避到别处又有什么益处?等到没有了救兵而且困难到极点的时候,带领着那些受伤残废饥饿瘦弱的残余士卒,即使想撤离,也一定不能到达目的地。张、许二公那样贤能,他们一定是研究得很精密周到的了。守卫一座城,保卫了全国,用千百名将要死亡的士兵,抵抗住上百万日益增多的敌军,掩护着江淮广阔国土,阻挡遏制敌人进攻的势头,唐王朝之所以没有灭亡,那是谁的功劳呢!在那个时候,抛弃城池而只图自我保全的人,不是一个、两个;拥有强大的兵力却坐视不救的人,也分布在睢阳城的四周。不追究这些人的责任,却责怪张、许二公不该死守睢阳,从这里也可以看清毁谤他们的人是把自己和叛军摆在一起,制造恶言乱语来帮助敌人攻击张巡和许远了。
我曾经在汴州、徐州的幕府里任过从事,多次往来于两地之间,亲自在睢阳人所说的“双庙”中祭祀过张、许二公。当地老人还常常谈论张巡、许远抗击叛军时候的事情。
南霁云向贺兰进明乞求救兵时,贺兰嫉妨张巡、许远的名声威望和功劳都超出自己之上,不肯出兵救援。但他喜爱南霁云的勇敢豪壮,不听南霁云的求告,强行把他留下。贺兰准备好酒食和歌舞,邀请他就坐。南霁云慷慨激昂地即席发话,说:“我来时,睢阳的人民,已有一个多月没有粮食吃了!即使我想独自享用,从情理上说于心不忍;即使吃了,还是咽不下去!”于是拔出佩刀吹断自己一根手指,鲜血淋漓,拿给贺兰看。满座的人都大为惊叹,感动得为南霁云流下了眼泪。南霁云知贺兰终究不会有替自己派兵救助睢阳的意思,便驰马离去。将出城时,抽出箭射向佛寺的砖塔,箭身射入佛塔上面的砖块里,一半射入砖内。他说:“我回去击败叛军,一定要再来诛灭贺兰,这支箭就用来作为我立誓的标记。”我在贞元中路过泗州,船上的人还指着砖塔上那支箭告诉我。睢阳城被攻陷后,叛贼用刀威胁张巡,要他投降,张巡不屈服,于是被拉出去,将要杀他。又叫南霁云投降,南霁云没有回答。张巡喊着南霁云说:“南八,男子汉死就死了,不能被不义之人所屈服!”南霁云笑着说:“我原打算将来有所作为呀。既然您发话了,霁云岂敢不死!”于是也跟着不屈而壮烈捐躯。
张籍说:有个名叫于嵩的人,年少时就依随张巡;等到张巡起兵抗敌后,于嵩也曾在被围困的城中。大历年间,张籍在和州乌江县见到于嵩,那时于嵩已经六十多岁了。因为跟随张巡坚守睢阳的缘故,起初曾得任临涣县的县尉。于嵩喜好学习,没有不读的书。张籍当时还小,只粗略地询问过张巡、许远的事迹,不可能详细了解。于嵩说:张巡身高七尺多,胡须长得好象神人。他曾经看见于嵩读《汉书》,便对于嵩说:“为什么长时间老读这本书呢?”于嵩回答说:“还没有读熟啊。”张巡说:“我对于书籍,阅读不超过三遍,就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于是便背诵于嵩所读的那卷书,背完后一字不错。于嵩很惊奇,以为张巡碰巧正好熟悉这一卷,于是说随便抽出其他几卷来试他,没有一卷背诵得不象先前那样。于嵩又取出书架上的其他书籍来问张巡,张巡都应声背诵,毫不迟疑。于嵩跟随张巡的时间很久了,也没有见过张巡经常读书。写文章时,拿起纸笔立即就写,从来也不先打草稿。开始守卫睢阳城时,城中士兵差不多有万人,居民也将近有几万。张巡见一次面,问过姓名,过后便没有不认得的。张巡发怒时,胡须就张开来。等到睢阳城陷落,叛贼将张巡等几十人捆绑起来坐在地上,将要杀戮。张巡站起身来环顾四周,他的部下看见张巡起来了,于是有的跟着站起,有的人则直流眼泪。张巡说:“你们不用害怕。死,是命中注定的呀。”部属们哭得连头都抬不起来。张巡被杀戮时,面色不变,神情安详镇定,与平常一样。许远是个宽厚的老成人,相貌和他的内心相一致。他与张巡是同年出生,只是月日比张巡晚,故称张巡为兄。他死的时候年仅四十九岁。
于嵩在贞元初年死于亳州、宋州地区。有人传说于嵩在亳、宋一带有田地,被军人强行夺去并据为己有。于嵩将要前往州官衙门告状,结果被军人杀了。于嵩没有子女。上述有关于嵩的情况,是张籍说的。
【集评】金元·程端礼《昌黎文式》卷二:“辩虽攻击之体,文气全从《孟子》中来。”
明·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韩文》评语卷十:“通篇句、字、气,皆太史公髓,非昌黎本色。”
清·储欣《昌黎先生全集录》卷一:“辨论序事,豪姿满意,此正昌黎本色。眼中笔下,何尝有太史公。”《唐宋八大家类选》卷三:“文凡四段,前二段辨论,后二段叙记,分明两种体裁。其文则公本色,妙处在并非摹做太史公。”
清·何焯《义门读书记》昌黎集第二卷评语:“‘开门纳巡’三句,上一句是无疑,下二句是无忌。‘远诚畏死’至‘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只就能守上反复明其不畏死。‘当二公之初守也’至‘其谁之功也’,此一段就翰所论而畅其说。‘蔽遮江淮’,则租税得通,可资以成中兴之业。故以天下不亡为二臣之力,则文无一虚语。‘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至‘没淫辞而助攻也’,世得云:此数句暗渡下贺兰。《史记》列传过接处,多有此法。‘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添毫法。‘籍时尚小,粗问巡、远事,不能细也’,夹此句,错综生动。……”。
清·蔡世远《古文雅正》评论卷八:“气薄云霄,光争日月。李汉叙公文,所谓诡然而蛟龙翔,蔚然而虎凤跃,锵然而韶钧鸣者是也。巡、远在地下,应掀髯起舞,读者亦掀髯起舞。”
清·沈闇《韩文论述》卷二:“方望溪曰:‘前三段乃议论,不得曰记张中丞传逸事;后二段乃叙事,不得曰读张中丞传,故标以《张中丞传后叙》。’愚谓文中所载人与事与言殊不一,……标以他题,不免有遗漏散漫之患,故名曰《张中丞传后叙》。谓因张中丞传而叙之也,则人与事与言虽纷杂,而无不包括,无不连缀矣。惟名曰‘叙’,故前后但分次第,不施互应、回抱等法,望溪云‘截然五段,不用钩连而神气流注,章法浑成,是也。
清·蔡铸《蔡氏古文评注补正全集》卷六:“此文前两段皆为远辨当时天下之诬;下一段申翰等之论,兼为张、许辨谤;而以‘小人好议论’五旬,为上下文作纽。”
清·林纾《韩柳文研究法·韩文研究法》:“《张中丞后叙》,盖仿史公传后论体,采遗事以补传中所不足也,……退之此文,历落有致,夹叙夹议。欧阳公述王铁枪事,殆脱胎于此。”
清·吴闿生《古文范》评语卷三:“此退之文之极似太史公者。韩文所以雄峙千古,赖有此数篇耳。”
【总案】 本篇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韩愈时年四十岁。安史之乱,对唐王朝是一次极大打击,乱后,使唐朝长期处于藩镇割据和军阀混战之中。张巡在安史之乱时,奋起平叛,死守危城,壮烈牺牲,受到人民的赞扬,名标青史。但是,也有人对他进行诬蔑、诽谤。韩愈著文时,安史之乱虽然已经过去五十多年了,可当时仍流传着一些对张巡、许远的中伤之语。这类言论,不利于国家统一,起了为叛乱者张目的恶劣作有。作者愤而作“叙”,阐张巡、许远的历史功绩,驳斥流言谬说,指出那些“设淫辞而助之攻”的人们,实际上是“自比于逆乱”,成了敌人的同党。这有力的回击,顺应了唐王朝加强中央集权、削平藩镇、维护国家统一的政治要求,是针对现实而发的。“气盛言宜”,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全文虽由多段构成,但总的是两大部分。前一以千钧笔力,驳斥谬论,揭露奸邪,为张、许辩诬;后一追求张巡、南霁云逸事,对《张巡传》作必要的事实补充。全文合叙事、议论、抒情为一体。议论纵横驰骋,雄辩透辟;叙事矫健腾跃,深刻动人;抒情激昂慷慨,爱憎浓烈。通篇夹叙夹议,议论中穿插叙述,叙事中又行议论,而鲜明的思想倾向和感愤情怀则流贯终始。行文上用笔严密,逐层深入。从辩诬入手,设喻以明理,择事以为据,发义以动人,气势磅礴,锋不可犯,千载而下,读之令人胁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