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宋清诗词·隋唐诗歌·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鉴赏

《隋唐五代宋清诗词·隋唐诗歌·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鉴赏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柳宗元因革新失败而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奉召进京,但由于政敌阻挠,又被远放柳州(今广西柳州市)任刺史。实际上被赶到离朝廷更远的荒凉边地去了,使他无法与闻朝廷政事。所以,他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到了住所,就写了这首诗。

这是一首投赠诗,是寄赠给与他同时远谪岭南的漳(治所在今福建漳州龙溪县)、汀(今福建长汀县)、封(今广东封开县)、连(今广东连县)四个州刺史的。这四个刺史是:漳州韩泰、汀州韩晔、封州陈谏和连州刘禹锡。诗人登上广西柳州城楼眺望,即景生情,愁思绵绵,为了相互砥砺,就命笔题诗,遥寄知音。



* * * *



这首七律,篇幅不大,而内容丰富,诗情充沛,格调凄清激楚,并且诗歌结构层次分明——

首联破题:愁思茫茫——触景生情;

中两联写景:愁情满怀——寓情于景;

尾联寄慨:由怨生愤——以景引慨。

全诗中心,只有两个字:愁与愤。

且看作品是怎样具体展开描写的?



首联点题,愁思茫茫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城,即柳州城。接,目接,远眺所及。大荒,辽阔荒野,泛指荒僻边地。

海天愁思,其愁思有如海深天阔。

这两句是说,我登上柳州城头,望见的是一片广漠的荒野;它勾出了愁绪万千,宛如大海苍天茫茫无边。

这联极言诗人的忧深愁广。这是点题之句,“点”的是什么“题”呢? 即下句的“茫茫愁思”。

诗人登上城楼,一看到“大荒”,就生出这般“愁思”,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正是人们常说的“触景生情”。诗人登上柳州城头所“触”到的是一片“荒凉之景”,所生之情,当然不可能是“喜悦”之情,何况诗人当时的处境,只能生出“海天愁思”了。柳宗元初贬永州十年,接着再贬柳州这个边荒之地,原来那种“重展宏图”的愿望,已更无机会。所以,一见“大荒”,就生出“茫茫愁思”,完全入情人理。

首联仅点出了“愁思”,来不及写什么“愁思”,因此,人就以两联篇幅具体铺叙这“茫茫愁思”了——



颔联写近景,勾起愁怀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惊风,惊人之狂风。飐(zhǎn展),吹动。芙蓉,荷花。薜荔(bìlì必力),一种常绿的蔓生植物,常缘墙而生,疑即其汁可作“木莲豆腐”的野生木莲。

这一联大意是:惊人的狂风死劲摇晃着夏日的荷塘,搅得水波乱翻;密集的暴雨猛烈地击打着爬满木莲的土墙,似乎要拦腰冲倒。

这是近写“夏日狂风暴雨”景象。这是字面上的意思,实际上不无寓意,即:用“惊风”、“密雨”,影射黑暗势力;以“芙蓉”、“薜荔”自比。意思是说,任凭风吹雨打,百般摧残,池中芙蓉,墙上薜荔,在这里仍然昂首挺立,岿然不动。诗人借景抒怀,用来表现自己虽遭打击迫害,而素志不改,不屈不挠。事实也正是如此:柳宗元一生都在坎坷不平的仕途中度过,直到四十七岁病逝,从未向黑暗势力妥协过。

从自然景物牵动自己愁怀,同时,也勾起对遭打击的朋友们的惦念。下一联就写这个内容。



颈联描远景,愁肠百结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重遮,即层层遮蔽。江,此指柳江。它发源于今贵州省榕江县,东南经广西,入红水江。柳州城,正在柳江与龙江汇合处。九回肠,指愁思之缠结。语本司马迁《报任安书》:“肠一日而九回”。

这大意是说,山岭树木重重迭迭地遮蔽着远望的视线,那弯弯曲曲的柳江,正象我的垒垒愁肠。

在这里,诗人借远眺所得之景,来抒发自己情怀——

面对重迭茂密的岭树,视线被遮住了,看不到远方的战友;俯瞰曲曲折折的柳江,正似百结的愁肠,勾起忧思绵绵。

看来诗人的愁怀已大大加深了,特别是对远方的友人们的殷切怀念,在最后一联作了更具体的阐发。



尾联寄慨,由怨生愤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共来,指一道贬到边地的五友。百越,即百粤。指五岭以南的少数民族。文身,即身上刺花纹,是古时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即“文身断发”。据《淮南子·原道训》载:“九疑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人被发文身,以像鳞虫。”高诱注曰:“文身,刻画其体,内默(墨)其中,为蛟龙之状以入水,蛟龙不害也。”滞,阻隔。

这是说,我们一道被贬谪的几位朋友同来这百越之地,这是一个有异风怪俗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山山水水东西隔阻,彼此各处一方,音讯不通,聚会难期!

这里,明显看出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哀愁伤感之情;同时,也不难看到诗人对黑暗势力的愤激与怨艾。



* * * *



一、这是一首何种性质的诗


对此,有两种看法:一说,这是一首投赠诗,只是一般地写景抒情而已,无多寓意;另一说,这是一首具有强烈感情的政治抒情诗,所说“投赠”,只是借以表达诗人情怀的“躯壳”罢了。其中不仅有寓意,而且有浓重的政治性。

看来,后一说比较符合作者原意。这是因为:

首先,诗人不是一般的“文人雅士”,而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主张革新的政治家。具有这样身份和素质的作者来赋诗,当然不会不借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政治情愫的。事实正是如此。诗歌虽然以“愁怨百结”比较低沉调子作结,但并不能表明作者因受打击而意志销沉,决心改变初衷了。这是为了真实地总结自己和其他几位友人的实际遭遇,当然,也为了更强烈地、更集中地表达全诗的题旨。

那么,此诗题旨,究竟是什么?

还是前边已提到的两个字:愁与愤。

“愁”,从何来?因念而愁。由于怀念友人心切,担心聚会无期,因而发愁,竟至“愁肠九转”。这是“愁”的近因;还有远因,即因念朝政国是之非,又眼看“重展宏图”无望,故而生愁,而且此愁之深,更是绵绵难绝!

“愤”,对何人?愤,产生于愁,愁极生怨而发愤。那么“愤”谁呢?怨愤自己受贬谪之非;怨愤黑暗势力对诗人(包括其他朋友,以至所有受挫的革新者)的连续不断的打击迫害,一贬再贬。更可痛恨的是,竟耍弄什么权术,搞“明升暗贬”把戏,把人们赶往水复山重的边土极地,使人无法重返京都。这就断绝了重新参预朝政国事的一切希望。事实正是如此,柳宗元只到四十多岁就含冤死于贬所。这对于一位革新者、有思想的杰出文学家、有良心的政治家,处于此情此境,心海怎能平静?激楚之情怎不泉涌?

但是,作为语言艺术的诗歌,这些思绪和感情,是不宜赤裸裸表达的,而是要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现。这样,就使这首诗,在艺术上突出了另一个特色:

二、一个艺术特色:通篇比兴


投赠诗也罢,政治诗也罢,常以抒情为主,而且不能“张口见喉咙”,——太露! 最理想的要求是:既鲜明又含蓄。这是说,浓烈的感情、明确的思想,务必通过含蓄委婉的方式充分表达出来。柳宗元这首诗就达到了这个要求。其主要手段,就是通篇运用比兴法。比如:用“大荒”,指边远贬地;以“海天”,比喻缠绵愁思;以“惊风”、“密雨”,影射政敌;拿“芙蓉”、“薜荔”,用以自况;并且还以“曲江”来比百结愁肠;用“岭树遮目”,兴起深切的怀友之情,等等。就是这样,通过一个个具体景物、生动形象来抒发诗人的满腔怨怼和无限怀念。他把自己的愁思、愁肠、愁怀和愁怨,通过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和以景引慨等种种手法,巧妙地一层深一层地充分表达了出来,并且根本不露斧痕,景与情高度统一,达到水乳交融的程度。这是柳宗元以前的唐七律中并不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