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两晋南北朝诗歌·建安诗歌·曹操·步出夏门行(选二首)》鉴赏

《汉魏两晋南北朝诗歌·建安诗歌·曹操·步出夏门行(选二首)》鉴赏

曹操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踴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本篇选自乐府《步出夏门行》(又名《陇西行》),属于《相和歌辞·瑟调曲》。《步出夏门行》有前奏曲“艳”一章、歌四章,即:《观沧海》是其中的第一章;以下是《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这组诗是曹操于建安十二年(207年)北征乌桓时所作。该年五月出征,七月出卢龙塞,九月胜利班师,经过碣石山。

这首《观沧海》,因而又名《碣石篇》,就是写他路过碣石时登山望海的景象,气势雄浑。这首诗,也是我国诗歌最早以写景为主要内容的名作,可算是我国山水诗的远祖了。《观沧海》,仍是曹操利用乐府旧题而赋的新篇。



* * * *



此诗文字浅近,不作很多疏解,就可读懂。这里,只要把两个通假字、两个名词和一个叠词弄清了就可以读通全诗。

两个通假字:竦,通“耸”,高高竖起,而“峙”,是特起之状。踴,通“涌”,汹涌。

两个名词:碣石,不是石名,而是山名。据考,此山海拔695公尺,曾位于古代滦河口附近(即今大蒲河、七里海一带)的渤海岸边,北魏时已沉入海中(一说,未沉,于河北昌黎县境)。山岛,是海岛,是岛上之山,当然不是“山上之岛”。

一个叠词:澹澹,水波摇荡的样子。

全诗只有十四句,中心内容是写登山观海的景象,是一首山水诗。如果仔细咀嚼诗歌的内蕴,包含如下几层意思:

一、二两句,是其第一层意思:登山观海;

三至六句,第二层意思:波光山色;

七至十六句,是第三层意思:大海壮阔胸怀;

最后二句,第四层意思:借歌抒情咏志。

诗人就是这样逐层深入地展开了对海空景色的尽情描摹,给人们画了一幅出色绚丽的山水画——“初秋海空图”。你看:

建安十二年(207年)秋,曹操率大军北征乌桓归来,路经渤海,他带着战尘,以“幽燕老将”的军人气概,拨乱英雄的政治胸襟和诗人的丰富想象,登上了“碣石”山巅,放眼无垠的“沧海”,只见那海波荡漾,海山屹立,海木葱茏,一派蓬勃生机,使人不胜欣喜;一阵萧瑟秋风,大海掀起巨浪,洪波万丈,银山千叠,映掩着日月光晖,雄奇壮丽,更是令人神往。于是,诗人那种素有的豪气就因此而迸发,并索性让自己的联想和想象驰聘海空。所以,就有“日月”和“星汉”两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诗句的凝成。他在想象中,把一个秋夜的深邃星空同无边沧海融为一体,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恢宏气势和壮丽景色。

这样,使原来是一首写景的小诗,带上了浓烈的感情色彩和奋发的达观精神,《观沧海》从而成为一篇风格沉雄、意境壮阔、千古赞颂的山水诗名作。清人沈德潜在《古诗源》的评语中,就曾称颂说:“有吞吐宇宙气象”。



* * * *



山藉诗名世,诗以山留传。这在我国历史上是常见现象。这首带有首创性的、以“碣石”为题(《观沧海》又名《碣石篇》)的山水诗杰作的流传,令此名山更为显赫。

在古代,曾有六七个帝王登临碣石山,或题辞赋诗,或纪游刻文。

最早登临的是公元前215年时的秦始皇东巡,在此刻下了《碣石门辞》;

接着,西汉武帝于公元前110年夏,登上碣石主峰观海。后来因名此峰为“汉武台”;

至东汉末年,魏王曹操北征凯旋归来,经此处,登临观海,又赋名诗《观沧海》;

此后,不断有帝君王侯来此观赏。如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唐太宗李世民等,都曾在此赋诗刻石。

在现代史上,也有不少伟人,如李大钊、周恩来和胡耀邦等,都曾登临名山,并为此赋诗著文或题辞。

曹操的《观沧海》,就是最具典型性的诗作。它的主要特色:景、情、志三位一体,浑然天成,并为后世于山水诗、描景诗中抒情言志开了先河。全诗除了首尾几句是一般叙述之外,其余各句几乎句句既是写景状物之辞,又是抒情述怀之语。因此,给诗歌带来特别隽永的韵味和十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其影响异常深远。

一九五四年夏天,毛泽东主席在北戴河时,曾填词一阕《浪淘沙》。北戴河海滨离碣石很近,引起人的追念。因此,在词中就写进了“往事越千年(约在1700多年前),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的典实,特别是词的结尾,还化用了曹诗“秋风萧瑟”一句,因格律之需而变换词序说:“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可见,曹诗对后世影响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