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民歌《敕勒歌》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是我国南北朝时代,传唱于北方敕勒部族间的一首民歌。它的思想内容积极健康,格调气魄豪迈感人。它以北国塞外的草原风光,为我们展现出了令人游目骋怀的崭新天地,描绘出了使人心旷神怡的审美境界,从而唤起了人们对于北国山川、塞外风光的无限向往和由衷热爱。那么,它是怎样描绘草原游牧生活情景的呢?

“敕勒川,阴山下,”诗一开篇便开门见山,点明了作品的自然环境和地理背景。这“川”这“山”,都在今之内蒙古西部境内,前者是绵亘高耸的,后者是辽阔平展的,从而给人留下了一个山川纵横、交叉一体的总括印象。由此引领全篇,紧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是继前面山川对北国风光作粗线条的进一步的勾勒,从而把读者领进了更为广大的天野寥廓的境界中去。这里“穹庐”一词,用以形容比喻天空,极为巧妙恰当,自然成趣。所谓“穹庐”,即今之牧民所居的蒙古包,它是人们熟悉的物象,不仅为牧民喜闻乐见,会感到亲切易解,而且给这歌增添了浓厚的北方少数民族的地方特色。

“天苍苍,野茫茫。”这是衍接上面两句,蝉联而下对于“天”和“野”所作的深入一层的渲染。“苍苍”和“茫茫”两个叠字的运用,非常成功。顾炎武《日知录》曾说:“诗下叠字最难。”《石林诗话》也说:“诗下双字(叠字)极难”,因为能够运用叠字状物写景,表情达意,使得“精神兴致全见于两言,方为工妙。”这歌所用叠字,便很精确工妙,可谓极尽形容天野之能事,而又没有浮夸雕饰的意味,它增强了大草原自然景色的实感,造成了一种雄浑苍茫的气势,令人不能忘怀。

“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关键性、转折性的一个独立诗句,但又是全篇收束的结语。在此之前,全是有关草原大自然景象的静物写生,没有转笔之痕。而这最后一笔,却忽然宕开,便由静态描写跳跃到了动态描写,这就使全诗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了。如果说前面的“山”、“川”、“天”、“野”等自然景象,已是纷至沓来,令人目不暇接;那么,这里又忽逢新境,瞥见了“风”、“草”、“牛羊”等生机蓬勃的各种物象,就更豁然开朗,令人心驰神往了。正是这最后一笔,达到了刘勰《文心雕龙》所说的“物色尽而情有余”的艺术境地,完成了草原风情的壮丽画卷,使我们饱览了北国游牧生活的生动景象。苍茫浑然的天野,巍峨耸立的阴山,广阔无涯的平川。在这浩瀚空旷、气象万千的自然环境中,我们仿佛感到了微风在大草原上吹拂,摇荡着一望无际的草海,掀起了绿色翻滚的波涛;同时也依稀看到了成群结队的牛羊,荫蔽在水草丰茂的原野里,时隐时现地游动着。王国维《人间词话》曾称赞此歌“写景如此,方为不隔。”什么是“不隔”呢?“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确实,此歌中的一切景象,不都历历在目,一一跃然纸上了吗?

由上分析可见,《敕勒歌》反映出了公元五世纪敕勒族人民和平安定、繁荣兴旺的社会历史的真实影象。它表现了对本民族乡土、山川风物、对游牧生活、牲畜繁殖的无限赞美和热爱之情。它所描绘的虽都是山川、天野、风草、牛羊等自然景象,但它所表露出的壮阔胸怀和乐观情绪,却能深深地感染读者,能够激起人们更加热爱祖国的山川,热爱美好的生活。千余年来,这歌一直为后人珍重称赞,其主要原因也就在这里。

就艺术成就说,这首歌风格独特,雄浑质朴,遒劲壮丽,全然是一派北国情调。只有草泽马畔、牛羊畜牧那种特异的地理条件和经济生活,才会产生出如此刚健豪放、清新隽永的牧歌。其谋篇构思,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疏入密,由静到动;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其可贵处还在于它成于信口,平易自然;语言精炼,质朴无华。再加上它参差错落的句子形式和平仄交替的韵律安排,更使之具有了易记能唱的艺术特色。无疑,这歌不仅给后代的民歌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范例,就是对文人创作也有着极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