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两晋南北朝诗歌·南北朝诗歌·南北朝乐府民歌·敕勒歌》鉴赏

《汉魏两晋南北朝诗歌·南北朝诗歌·南北朝乐府民歌·敕勒歌》鉴赏

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 见牛羊。

本篇选自《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是北齐时的敕勒族民歌。据《乐府广题》云:“其歌本鲜卑语,易为齐言。”它是从鲜卑语翻译成现在这样的汉语的。不知作者是谁,只知此歌曾为北齐咸阳郡王斛律金所唱。

斛律金,字阿六敦。他生于北魏,经历东魏,卒于北齐,是一位“三朝老将”。公元546年九月,东魏首领高欢率大军围攻西魏重镇玉璧(今山西境内),苦战五十余天,死伤七八万人,不果而退。不久,高欢气得发病,而西魏则传说:“高欢鼠子,亲祀玉璧。剑弩一发,元凶自斃”。为了稳定军心,高欢带病出阵,令斛律金唱《敕勒歌》,自己也跟着唱。此时年过六旬两鬓斑白的老将斛律金用鲜卑语唱出这首诗。歌声苍劲悲壮,激昂慷慨,在场者无不为之精神一振。

这首民歌以“敕勒”为题,是说此歌属于匈奴族后裔“敕勒”(初称“狄历”)人之歌。它歌唱的是他们的辽阔草原和繁盛的畜牧业,表现了西北大草原的特殊景色。

* * * *

这首民歌篇幅较小,用语简朴,但洋益一种牧民激越的爱国热情。这首民歌,开端即直赞“敕勒川”。这里,重要的是对这个川字的理解。川,本有二义:一为河川,一为平川,这儿兼而用之。它既赞美一望无际的“平川”(草原),也暗颂滋养这广袤平川的“河川”。看到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川水”,对于一个大西北草原,简直是生命线。

第二句,由“川”跳到“山”:“阴山下”。这把诗歌的背景定位于有川有山的典型自然环境中。阴山,这座山脉起于河套西北,绵亘于内蒙高原南缘一带,与内兴安岭衔接,长达一千二百多公里。历史上,它常为兵家争夺的战场。

接下去两句: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作者别出心裁而又自然地抓住“天”和“野”二物,来描绘北国风光和牧民生活图景。以蒙古包的“穹庐”比天,对南方人来说,确有点新鲜,但在他们看来,却是游牧民族的实际生活的写照,透出极浓的生活气息;而且还让人看到气象变幻而恢宏的天野。

紧承上句,又引出下边三句: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里的见,同现,呈现。它用两个迭词,使“天”与“野”显得格外雄伟浑濛,气象万千。这里,特别值得玩味的是这个风字。正如有的诗论者说得好,它是此诗的“诗眼”。风,是一种原动力,它“吹伏了草原茂草,吹出了滚滚牛羊,吹露了天、野、苍、茫的隐秘”。这样,就使静态的山、川、天、野、草和穹庐诸物与动态的牛、羊等,相映生趣,托出一个十分诱人的艺术境界。

* * * *

这首民歌,篇幅虽小,只二十七字,却百读不厌,并成为后世千百年来传诵的名篇。它的奥秘在哪里?后世评论家都在寻觅。有说,“能发自然之妙”;有说“此歌成于信口,咸谓宿根”;又有的说“莽莽而来,自然高古,汉人(?)遗响也”。以上各说虽也在理,但还是宋人黄庭坚所言为善。他在自己《山谷题跋》中赞它“不以文章显”,“仓卒之间,语奇壮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正说明作者是一位熟悉草原生活的人,能够敏锐地抓住事物的特征,不假雕饰,自然道来,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