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雅·小雅·鱼藻之什·采绿》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诗经《雅小雅鱼藻之什·采绿》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予发曲局,薄言归沐。

终朝采蓝,不盈一襜。五日为期,六日不詹。

之子于狩,言韔其弓。之子于钓,言纶之绳。

其钓维何?维鲂及鱮,维鲂及鱮,薄言观者。

【注释】 ①终朝:毛传:“自旦及食时为终朝。”即整个早晨。绿:借为“菉”,草名,用以染黄。匊,即古“掬”字,两手合捧为掬。②曲局:卷曲。此处意为蓬乱松散。薄:匆迫,急忙。言:读如“焉”,语气词。沐:洗头。③蓝:草名,也称作靛草,用以染青。襜(chan 搀):《毛传》:“衣蔽前谓之襜。”晋·郭璞云:“今之蔽膝。”即系在衣服前面的围裙。④五日:《毛传》:“五月之日。”六日:《毛传》:“六月之日。”又释云:“期至五月而归,今六月犹不至,是以忧思。”按,这两句的用法,与前《豳风·七月》“一之日”“二之日”例同。詹:至,归回。⑤之子:那个人。此处指女子的丈夫。于:往,去。狩:打猎。言:乃,就。韔(chang唱):把弓装入弓袋。⑥纶:纠结。纶之绳,意为系缠好那根钓鱼绳。⑦鲂、鱮(xu 序):皆为鱼名。按,闻一多《诗经与校笺》曾云“《国风》中凡言鱼,皆两性间互称其对方之廋语”,以《周南·汝坟》之“鲂鱼尾”、《齐风·敝笱》之“其鱼鲂鳏”、《豳风·九罭》之“九罭之鱼,鳟鲂”等句皆言“鲂”,即可与此处互为印证;而直到现在,世人仍以“鱼水之欢”来拟喻夫妇,亦可供参照。⑧者:通“诸”,即之。

【译文】 整个清晨都在采摘染黄的菉草,可还是不够一捧。我的鬓发已是散乱蓬松,赶快回去理整。整天都在采摘染青的蓼蓝,可还是未满这浅浅的一围裙。五月里的归期原先你已经说准,而到了六月间仍不见来临。那人如果去打猎,我便预先给他套好大弓。那人若是去钓鱼,我就准备给他系好丝绳。啊,他都钓了些什么?是鲂鱼和鱼。是鲂鱼和鱮鱼呀,去看看究竟钓上几许!

【集评】 《毛诗序》:“《采绿》,刺怨旷也。幽王之时多怨旷者也。”(《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卷十五)

宋·朱熹:“赋也。”(《集传》卷十五)

今·陈子展:“君子于役,过期不归,妇女怨思之作。”又,“首、次二章,从去后着想,极写幽怨神理,刻画情思入微,三、四两章,从归后想象,极写倡随之乐,愈见别离之苦。示欲无往而不与俱,意中事,诗中景也。”(《诗经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总案】 本篇在艺术表现方法上颇有新意。“君子于役,过期不归”,原是《诗》三百中的常见题材,《国风》里更不乏佳作。但这里并不明言妇人的怨思之苦、情意之深,而是在前两章里运用客观的写实手法,言其采绿采蓝、还家沐发梳理的日常琐事,仅就“五日为期,六日不詹”二句点出事由,绝无正面表述感情心绪的话头。后两章则采取幻想式的写实手法,言其整理器具,以供丈夫狩猎捕鱼之用,这个生活细节动作自然是真实的,但服役的丈夫并未归来,一切皆出自她的想象啊!这样,前后二部分以眼前实有之事和未来悬想之事互为比照,见出妇人对夫妻正常生产劳动生活的向往渴念,那么,现在的孤独寂寞、怨思怅惘就也不言自喻了。这种不犯正题,从对面写起,更进一层的表现手法,在后来的诗词中经常见到,推本溯源,使人不能不赞叹本篇作者的高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