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诗八十二首|原文|翻译|赏析|鉴赏

咏怀诗八十二首

(选二十首)

(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阮籍是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晋书.阮籍传》载:“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政治上他不愿与司马氏政权合作,但采取的是与嵇康不同的消极反抗形式,虚与委蛇,司马昭欲与其通婚,钟会数以时事问之,都被他以酣醉挡回。思想上他崇尚老庄,反对名教, 向往自然;在行动上表现为疏狂不拘礼俗,终日纵酒谈玄,时常驾车出游,途穷痛哭而返。为羡慕步兵营厨中有美酒,一度做过步兵校尉,所以世称“阮步兵”。

行动上的疏狂任诞,实质上反映了他内心极度的痛苦和难以遏制的愤懑。他的《咏怀》诗82首,作非一时,咏非一意。钟嵘在《诗品》中说: “晋步兵阮籍,其源出于小雅,无雕虫之功, 而咏怀之作,可以陶性灵,发幽思。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洋洋乎会于风雅,使人忘其鄙近,自致远大。颇多感慨之词,厥旨渊放,归趣难求。”阮籍用曲折隐晦的艺术手法,闪灼游变的意象,唱出了在那窒息的年代一个备受压抑的知识分子的心声,并且带有思想解放浪潮的鲜明的时代特征。

“夜中不能寐”是《咏怀》诗的第一首,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82首咏怀篇章的序诗。首二句起笔突兀,开篇就说“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在读者面前树立了一个被痛苦折磨得夜不成寐、满怀忧伤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为全诗、也为82首咏怀诗定下了基调。但作者何以忧思难解?读者不得而知。以下理应展开抒发情怀,作者却宕开一笔去描绘中夜的景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是为所见;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是为所闻。皎洁的月光倾泻在薄薄的帷幔上,徐徐的清风吹动着衣襟,美景良宵,诗人起坐弹琴,本来应是赏心乐事,然而,却是为了排遣愁怀,这是以乐景反衬哀愁。而孤鸿在野外哀号,翔鸟在北林悲鸣,则创造了物我相谐、情景交融的意境。北林,语出《诗经·晨风》: “鴥彼晨风, 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此处暗用心神忧郁之意,以“孤鸿”、 “北林”加倍渲染愁苦的气氛。以上四句从正反两个方面用景物烘托,生动地表现了表面平静实则险恶的环境特点,增强了抒情的深度。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最后二句, “徘徊”二字承上起坐弹琴和号鸣野外, 兼指人和鸟。那么,徘徊不寐将会看到一些什么呢?除了触目伤心的景象之外,什么也看不到。所以令人黯然神伤。结句“忧思独伤心”,出一“独”字,和前面作者孤寂的处境、鸿鸟孤单的哀号相照应,既是总结全诗,也高度概括了以下82首咏怀诗的内容:皆为忧世伤时、壮志难酬而又不甘寂寞的悲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