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传统经典 中庸

《中庸·“中庸”何处来》释义

“中庸”何处来

清代学者刘宝楠注解《论语》的《论语正义》时说道:“中庸之义,自尧发之,其后贤圣论政治学术,咸本此矣。”——也就是说,“中庸”的内涵与意义,从中华文明最早的尧、舜那时就已经发源奠基。而后面的圣贤人物讲论“政治学术”,其根本的依据在尧、舜那里。

◎周代之前的“中”道传承

关于“中”道的渊源,在中华文明的早期典籍中有很多的证据。《论语》最后一篇《论语·尧曰》中有记载: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

尧在对舜的教谕中就提到,即便天道此时在我,但也务必诚诚恳恳地恪守“中”道。到了八荒四海都民不聊生的时候,我们也将被上苍抛弃。而舜也是这样教导禹的。

《尚书·虞书·大禹谟》中就有舜对禹之训诫的更加完整的内容:

……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同样是强调作为领袖,为人、做事、行政,务必要执守“中”道。其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经宋代儒家的发挥,构成了儒家“心性论”的重要理论基础,尤其至朱熹而集其大成,被后人称为“十六字心法”,影响深远。

商汤灭夏,汤作为商朝开国之君,也被儒家尊崇为尧、舜、禹之后的明君典范。《孟子·离娄下》中提到:

汤执中,立贤无方。

也就是说汤同样秉持“中”道,“不拘一格降人才”,在发现和选拔贤才时没有设定什么不可逾越的条条框框。商之后的周代,开国之君周文王、周武王同样是孔子崇敬的圣君。《尚书·洪范》中记载了周武王向“殷末三仁”之一的箕子询问治国之道时,箕子也提到: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

即不要偏向,不要袒护,不要党同伐异,不要剑走偏锋,王道方能坦坦荡荡。

可见,早在中华文明的童年时代,我们的先祖就已经认识到了执“中”道的巨大作用。

证据:“清华简”

2008年,清华大学收藏了一批战国时期的竹简,它们被称为“清华简”。经碳14测定与专家组研究,共同证实“清华简”是战国中晚期的文物。也就是说,这些竹简,早在秦始皇焚书之前就埋在地下,保存了两千多年。它们保留了先秦时的书籍的原始面貌。其中有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我们称为《保训》,四次提到了“中”:

昔舜久作小人,亲耕于历丘,恐求中,自稽厥志,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厥有施于上下远迩,乃易位设稽,测阴阳之物,咸顺不扰。舜既得中,言不易实变名,身滋备惟允。翼翼不解,用作三降之德。帝尧嘉之,用受厥绪。呜呼!祗之哉!

昔微假中于河,以复有易,有易服厥罪。微无害,乃归中于河。微志弗忘,传贻子孙,至于成汤,祗备不解,用受大命。

第一段讲到了舜秉持“中”道,成长为一位优秀的领导人,得到了尧的认同,最终执掌天下。第二段讲到商人的祖先上甲微,他如何修行“中”道,并传授于子孙后代,直至商汤时得以发扬光大,商人灭夏,“用受大命”。

这些内容,都与前面我们提到的《尚书》《论语》《孟子》里的记载相符。如果说在此之前我们可以怀疑后人(比如在秦朝焚书坑儒之后的汉代人)对这些书籍内容进行过修改,那么“清华简”的出现就证明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它们是确确实实的先秦文物,证实了前面这些关于“中”道传承的记载都是切实可信的。

这种用出土文献来证明传世文献真实性的方法,就是最早由王国维先生提出的“二重证据法”:“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

◎周代的“中”道传承

“清华简”中的《保训》之所以重要,在于它记录的是周文王留给周武王的遗言:

惟王五十年,不豫。王念日之多历,恐坠宝训。戊子,自@水。己丑,昧爽……王若曰:“发,朕疾适甚,恐不汝及训。昔前人传宝,必受之以@(诵)。今朕疾允病,恐弗堪终,汝以书受之。钦哉,勿淫!”

开头文王召唤的“发”,便是周武王姬发。前面我们说到的关于“中”道传承的故事,就是文王对武王最后的谆谆教诲。由此,不难想象周文王本人对于“中”道的重视,也不难想象这段话对于周武王的意义。

与此相似,《逸周书》中也记载了周武王晚年对弟弟周公姬旦的告示:

维王不豫,于五日,召周公旦,曰:“呜呼,敬之哉!昔天初降命于周,维在文考,克致天之命。汝维敬哉!先后小子,勤在维政之失。政有三机、五权,汝敬格之哉。克中无苗,以保小子于位。……呜呼,敬之哉!汝慎和,称五权,维中是以,以长小子于位,实维永宁。”

其中的“克中无苗”“维中是以”是说要做到适中无邪、唯中是用,同样是在强调要持守“中”道。而周公本人“制礼作乐”,把思想理念落实到了现实的社会治理中。武王与周公,为整个周代文明奠定了基础。而后来的学者,包括我们今天都能清晰地看到:继承了前代文明的周,更将“中”的精神与方法摆在了自己文明的核心位置上。

从上面这些记载可以看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孔子所神往的西周时代,从尧、舜、禹到商汤、文王、武王、周公,中国的往圣对于“中”道有着清楚的认识和一以贯之的坚守。所以我们说儒家推崇中庸之德——“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并非自己的向壁虚构,而是孔子对在他之前的整体历史文明经验的准确把握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