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传统经典 中庸

儒家思想

儒家,耕耘在社会中

儒家思想与其他宗教性的思想最大的不同,在于儒家强调在社会中修行,强调此生此世,始终不离现实人间。

“天下名山僧占多”,许多宗教都强调信徒的清修苦行,避世而居。而儒家思想的结构,就是从孝悌这样对家人亲人的爱起步,由自己的家庭进而推及到社会国家这一大家庭,进而到祖先与神灵。对于自己之前的时代,儒家表示敬畏;对于自己死后的时间,儒家表示审慎:“未知生,焉知死。”儒家的一切努力,都耕耘在现实社会中。

儒学是宗教吗?

儒家的主张、学说,就是儒学。用儒学来进行治理、教化,就是儒教。直到近代,西学的内容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才有了我们现在所讲的“宗教”的概念,这一概念在中国的出现本身就是晚于儒学的。

大部分中国学者所持的观点都认为儒学并非“宗教”,儒教之“教”指教化。日本、韩国学者基本也是持这种观点。而在东南亚的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就是另一种情况,他们认为儒教是和其他宗教并列的宗教之一。近代以来也有不少中国知识分子主张儒教是宗教,孔子为一教之主的观点。

归根结底,在于我们如何定义“宗教”。按照基督教、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等的组织形式及现代大学学科分类意义上的“宗教”的定义来看的话,儒教显然不是一种宗教。而从影响力或是信仰的角度来说,儒学确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宗教。

儒家思想与其他宗教性的思想最大的不同,在于儒家强调在社会中修行,强调此生此世,始终不离现实人间。

“天下名山僧占多”,许多宗教都强调信徒的清修苦行,避世而居。而儒家思想的结构,就是从孝悌这样对家人亲人的爱起步,由自己的家庭进而推及到社会国家这一大家庭,进而到祖先与神灵。对于自己之前的时代,儒家表示敬畏;对于自己死后的时间,儒家表示审慎:“未知生,焉知死。”儒家的一切努力,都耕耘在现实社会中。

孔孟是如此,孔孟之后的儒学发展、儒生的出处浮沉,都跟中国社会的历史一直紧紧联系在一起。

比如说王阳明的心学,“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的分类,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貌似是离现实最远的一类了。但是王阳明本人则是一位常带兵、总打胜仗的文士:“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明史·王阳明传》)在他心学的思想体系中也非常重视实践,强调“知行合一”。修行可不是空口白话那么简单,能落到实处才叫功夫:

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王阳明《传习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