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搏·蔡其矫》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肉搏·蔡其矫》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白色的阳光照在高高的山上,

在那里,剧烈的战斗正在进行。

 

近旁,那青铜的军号悲壮地响起,

冲锋的军号,以庄严的声音,鼓舞我们的士兵。

 

一个青年,我们团里的一个新兵,

飞似地前进,子弹在脚下扬起缕缕烟尘。

而在山岩后,一个日本军曹迎上来。

 

于是开始了惊心动魄的肉搏战!

军号还在吹,山谷震响着喊杀声……

 

交锋几个回合,那青年猛力刺了一刀,

敌人来不及回避,也把刺刀迎面刺来,

两把刺刀同时刺入两人的胸膛,

两个人全静止般地对峙着,呵! 决死的斗争!

 

只因为勇士的刺刀比日本人的刺刀短几分,

才没有叫颤栗的敌人倒下来,

我们的勇士没有时间思索,有的是决心,

他猛力把胸膛往前一挺,让敌人的刺刀穿过了背梁,

勇士的刺刀同时深深地刺入敌人的胸膛,

敌人倒下,勇士站立着。山谷顿时寂静!

 

第二年,在那流血的地方来了一只山鹰,

它瞅望着,盘旋着,要栖息在英雄的坟墓上;

它仿佛是英雄的化身,不忍离开故乡的山谷。

过路的士兵呀! 请举起你们的手向他致敬。

 

1942年,晋察冀

 

 

1942年,抗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这是一个艰苦的、血与火的岁月,也是一个满怀胜利希望的英雄的岁月。蔡其矫于1938年进入延安,第二年来到晋察冀根据地。他目睹了这场严酷的战争,也目睹了英雄的诞生,以激情的笔写下这首英雄主义的颂歌。

抗日民族战争的风起云涌,使当时投入根据地的作家、诗人的思想感情发生很大变化。他们普遍回避个人的自我抒情,从人民战争中吸取题材、形象和感情。诗歌创作出现叙事化的倾向;即使是短小的抒情诗,也往往是在叙事的基础上抒情。《肉搏》可以看作是一首小叙事诗,也可以看作是在叙事基础上的一首抒情诗。全诗的核心是讲述一次战斗,一个新兵在和日本军曹的肉搏中,由于他的刺刀比日本军曹的刺刀短了几分,而未能立即把敌人刺倒。而敌人却把刺刀迎面刺来,于是出现这样壮烈的场面:“两把刺刀同时刺入两人的胸膛,/两人全静止般地对峙着,呵! 决死的斗争!”在这严峻的关头,“有的是决心”的抗日战士“胸膛往前一挺”,把刺刀深深刺入敌人的胸膛,自己也“让敌人的刺刀穿过了背梁”。战争较量的不仅是武器,同时还是意志和勇气,是支持这种意志和勇气的正义战争的性质和一个民族的精神。敌人倒下了,勇士却站立着。英雄和英雄主义就从这里诞生。

在这里,叙事是这首诗的核心,也是全诗抒情的基础。一场战斗,可以铺写的场面很多。诗人以最简洁的笔触写了这样一个场面:两把刺刀同时刺入两人胸膛的对峙,以及战士最后英勇的一挺。勇士以他无畏牺牲的行为,完成了自己最后的英雄形象。战斗在这里达到高潮,事件也在这里充分显示出意义。与诗人其他专事抒情的作品不同,在这首诗里,事是情的基础,情是事的升华。诗人是在事件的叙述中,升华自己的感情,使之产生巨大的震撼力量。

作为一首描写具体战斗的诗篇,诗人很懂得把握住动与静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战斗是喧腾的:白色的阳光照在高高的山上,青铜的军号声悲壮地升起,子弹在脚下扬起缕缕烟尘,山谷震响着喊杀声……诗人选择这样的细节来烘托战斗的剧烈、残酷、严峻。另一方面,在战斗进入白热化的阶段,诗人又渲染那种令人窒息的瞬息间凝止的静寂:当刺刀同时刺入两人的胸膛,喊杀声消失了,“两人全静止般地对峙着”,当敌人倒下、勇士站立时,“山谷顿时寂静”,在动中反衬的瞬间静寂,洗印出的是战士心灵的闪光、英雄精神的风采。

蔡其矫的诗歌创作,从青年时期开始就受到美国诗人惠特曼的影响。当他把这种影响带人到根据地这种叙事诗的创作中,仍然表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诗的最后一节,那只盘旋在英雄坟墓上的鹰,不仅是英雄的化身,而且是诗人的理想和爱,是以一种浪漫的手法来倾诉诗人对于英雄和对于产生英雄的这块祖国热土的深挚感情。